棉花被子衣向东(1)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现代文阅读/2019-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棉花被子
衣向东
(1)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
(2)马宁二十年前跟妻子赵薇结婚的时候,他的家乡马湾镇还不是风景旅游区,街道狭窄屋舍落败,一砖一瓦都显得那么寒酸。有一条水路和一条旱路通往马湾镇,水路不宽,旱路崎岖,把满眼的青山绿水,封闭在山峦叠嶂的一团宁静中。南方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使得门前青石板上的苔藓,一年年滋蔓着。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
(3)赵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宁说:“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着你。”
(4)赵薇知道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南方阴冷而灰暗的小镇。
(5)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她怕冻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花。赵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
(6)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很细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保持着蓬松细软的状态。
(7)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
(8)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有回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说她想他们了。马宁说:“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
(9)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湿生霉了。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潮湿,她急忙把被子抱出去放在阳光下晾晒。
(10)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竟没有力气将被子搭在铁丝架上了。母亲心里就恨自己不中用,知道自己活不太久了,禁不住抱着棉被子,蹲在地上哭了。
(11)也就是这个冬季,母亲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走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宁的姐姐一直守候在病床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
(12)马宁赶回家处理了母亲的后事。马宁的姐姐就把关于棉被子的一些细节,详细告诉了马宁。姐姐说:“妈说,要是以后赵薇回来,让她放心地盖那被子,还软乎呢。”马宁把棉被带回了北京。尽管他居住的楼房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但他还是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棉被子放在阳台上晾晒。有时候他也陪伴着棉被,坐在温暖的阳光里,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
(13)棉被因为吃足了阳光,贴在他脸上的时候,就更加柔软而温暖了。
小题1:“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请联系全文,说说这“泪水”中包含了些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作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多次写到母亲晒棉花被子的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联系文章及实际生活,说说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像“棉花被子”一样的东西,请作简要的说明。不少于50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难度:偏易

答案


小题1:泪水中既包含着对没有能够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悔恨之意和自责,又包含着感受到母爱的幸福,更含有对母亲的思念和“阴阳两隔”的落寞和无奈。
小题2:这里的环境描写突出了马宁家乡的衰败与封闭,为下文北京媳妇呆不久作铺垫;突出了江南的潮湿和阴冷,为下文写母亲缝做棉被和晾晒棉被作铺垫。
小题3:①情节设计方面,一次次的晒棉被给读者制造了悬念——儿子、儿媳什么时候会回家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人物形象方面,多次的晒棉被这一行为,表现了母亲的淳朴与慈爱,把媳妇的话当作一辈子的诺言去坚守,把对儿女的爱都浓缩在每一次的“晒”中;③主题方面,反复出现的情节,强调表现了母亲深沉而质朴的牵挂与关爱,同时也表现出母亲渴望团圆共享天伦而不得的伤感
小题4:本题属于开放题,能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泪水是情感的表达,泪水里包含的情感作者没有明说,但是已经融在前面的故事里了:文章的主体讲了三件事:马宁结婚前后只回了一趟家,因为,他的妻子怕南方的阴冷;母亲为了让儿子、儿媳不受冷而时时惦记晒被子;母亲病逝,最终也没有等来儿子儿媳,临终仍不忘晒被。那么感情都在这三件事情中。第一件,马宁只回家一趟,显然,他有一种内疚,一种深深的自责,他为了妻子,把娘的牵挂放在一边;第二件,娘时时惦记晒被,说明娘的深爱,那种无言的爱;第三件,母亲病逝也没有等来马宁,从此母子阴阳阻隔,马宁内心充满了悔恨、无奈、哀伤!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学生还是如果不能细致梳理文章的主体内容,那么,情感就不能分析全面。大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出对母亲的愧疚,第二三点难以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景色描写在小说和散文中的作用有交叉,在散文中,主要是衬托人物形象,为下文做一些衬托或者铺垫。本文第二节的景色描写,主要突出马湾镇的封闭和阴冷,这样,马宁媳妇不愿去,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另外,正是因为这样的阴冷,下面的母亲惦记晒被子才成文重点,才能用这样的细节描写寓含母爱这样的主题,母亲的举止也才能让人理解,让人动容。所以,都是为下文做铺垫。
点评:难度不大,下面的马宁妻子的反应,母亲的行为都以此为依据,都是在此前提下的产物,学生只要把握文章情节的前后关联,铺垫是容易看出来的。
小题3:
试题分析:首先要清除小说中情节的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刻画人物性格。2、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结构: 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三照应上文、点明题意 ;四是推动情节、用作线索。知道这个知识点,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我们不难看出,首先,在刻画人物上,通过母亲几次晒被子,表现母亲的慈爱和纯朴;其次,在主题上,母亲的晒被形象的表现母爱的深沉和炽烈,质朴和恒久,也表现那种母爱不被理解的感伤;最后,在结构上,母亲的晒被子正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线。
点评:难度很大,学生不知道这个系统的知识,或者只知道部分,都难以下手。分析或偏向,或不完整。
小题4:
试题分析:“棉花被子”其实在文章中是一个感情寄托物和触发物,在生活上中,你有没有什么感情寄托物,让你想起一段往事,记起一个人,涌起一种情感。这些是本题答题的关键,注意,要在规定的字数内予以说明
点评:难度较低,不过要说的简洁、有理也不是很简单,首先要说出是什么东西,其次要说明这个物体为什么是情感寄托物。也就是要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小故事。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棉花被子衣向东(1)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主要考查你对  现代文阅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代文阅读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