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阅读下面的短诗,按要求作文。(50分)扁担横竖都是一段人生;生活的支点,永远在我们自己肩上。全面理解这首小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高一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作文:阅读下面的短诗,按要求作文。(50分)
扁 担
横竖
都是一段人生;
生活的支点,
永远
在我们自己肩上。
全面理解这首小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撑起一片蓝天
生活的支点在我们自己的肩上,我们要承担生活中的责任,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
【开篇亮明观点,少了很多考生入题拖沓、故弄玄虚、卖弄文采的弊病,紧扣"承担责任",点题鲜明】
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要付出汗水与努力。
【主体:第一个层次,段首中心句】海伦自幼年时就身患疾病,但身体残缺并未击倒她,反而使她更加坚强地活下去。她精通多国语言,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她对于生命的尊重,使她担起了生活的支点,用自己永不被压倒的肩膀担起了责任,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材料一: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不畏身体的残疾,成就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选材切合题意,引述材料比较简洁,考生在阐释人物所包涵的题意上还可以再追求一点深刻、情感和文采】
撑起一片蓝天,需要的是对生命中的挫折不屈服的精神。
【主体:第二个层次,段首中心句,建议考生调整语句,使之与第2段保持一致的语言风格;紧承撑起蓝天需要付出努力,文意推进一层,在精神层面上,强调不屈不挠,体现着考生对题意更深刻的理解,建议可适当作点过渡或铺垫,否则,文意还是稍显跳越,不够流畅】
李丽,一位感动了你我,感动了全中国的坚强女子。她自幼不能行走,靠轮椅代步,终于当医生告诉她可以用拐杖支撑行走时,她高兴地不能自已,以为就此可以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但中年时一场车祸毁灭了她的一切希望。她的世界瞬间灰暗了下来,蓝天仿佛被乌云遮住了,世界里只剩黑暗。但她终究重拾对生命的热情,她勇敢地活下去,撑起生命的支点,重拾回心中的一片蓝天。她积极地工作,帮助那些身处困境中的人,她用她不屈服挫折的精神战胜了那个曾一度消沉的自己,用坚强不屈的心唱响一支强者的歌。
【材料二:李丽,感动中国的坚强女子,选材略显雷同单调,缺少支撑人物立体感的传神细节,泛泛而写,稍显平淡,不过,"轮椅代步""重拾"等词还是可以看出考生在语言上的想法和追求;建议考生对材料加工时一定要在所选材料与观点主旨的联系上作出明确的阐释,或有重要的细节描写,或有煽情地抒情,或有深沉的议论】
他们都将自己生命的支点放在肩上,奋斗着努力着为自己撑起了一片蓝天。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黑暗都已被驱逐,这是一种怎样的坚韧精神!
【结:兼用抒情与议论,收束前文,点出海伦与李丽身上的坚韧,语言表述上简单重复,缺少变化,感情还不够饱满;建议考生对所掌握的材料要充分酝酿、沉淀,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容易在考场上触发出思想和语言的灵光】
我们都要积极地对待生活,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桑提亚哥曾说道:"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我们也应不被困难与挫折所击败,要勇敢地与之抗争,将生活的支点稳稳撑在自己肩上。
【结:紧承前一段,点出材料给人的现实意义,引用桑提亚哥的话,再次强调中心;不足之处是所引桑提亚哥的话,出自本卷文学作品《决斗》,给阅卷老师的暗示不够积极,虽然恰当,但总让人感到考生生活积累不够或思维调动不充分,否则,万般无奈之下是不会与试题重复的,在语言上还是基本原封未动的重复;建议考生此处或在构思上考虑与下一段合并,使得从反面的论述更加从容,或考虑反问句、假设句、条件句、因果句的运用,使文章句式富于变化】
那些一遇到困难挫折就退缩不前的人们,放下了肩上的生命之担,他们终究失去了拥有一片美丽蓝天的机会。
【"放下"一词很贴切,就只是简单一句,显得单薄,若能以整句写出几个精彩的事例句,就提升了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也能与主体部分相得益彰了;建议考生在最后一个阶段要从思维多角度训练的层面多做练习,从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中拓宽立意思路和选材范围】
撑起一片蓝天,如飞翔于天际的鹰,向着心中的那片蔚蓝。
撑起一片蓝天,如坚韧的小草,任狂风暴雨也压不倒。
撑起一片蓝天,将生命的重担放在自己肩上,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明天!
【结:以排比句结束全文,照应开头;就排比句本身的内容而言,有为文采而文采的嫌疑,文章并没有因排比的句式而展示出感情的气势,也没有看出排比中对文意的升华与提炼,比喻的运用显得稚嫩,语言还有值得锤炼的地方;建议考生对老师介绍的一些写法,要有"拿来主义"的眼光,只有适合自己的和合适文章的写法才是有价值的,避免假、大、空和无意义的文采】
【简评】从全文来看,侧重写坚韧的精神撑起自己的蓝天,小诗中"扁担"所包涵的"担起自己的生活重担"这一层题意,被考生隐藏在对坚韧精神的揭示中了,特别是题意中强调的"我们自己肩上",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当然,考生从海伦、李丽上发现的坚韧不服输的精神的确也能点明题意,但我认为至少在写到人物的这种坚韧、坚强时,应该点出她们担起自己的生活重担,承受命运的捉弄与多舛,在艰难的岁月里所有的困难都自己扛,正是她们身上的倔强顽强,让我们为之精神振作,使文意表达在因果逻辑上更严密。此外本文升格还要解决选材趋同和语言锤炼两个问题。
感悟春天
感觉疲惫的时候喜欢远眺,欣喜地发现远山仿佛已找回青翠的记忆。半山处的几簇淡粉,透着淡淡的羞涩。
感觉快乐的时候不自觉会仰起头,天空好似高了许多,清澈的蓝仿佛是用水洗过一样,浮云慵懒而惬意地躺着。
这是我生命中的第十八个春天。
人们总说春的美好与易逝,令人倍感伤感。夏是激越与勇敢的,冬是沉稳而宁静的。而秋似乎也有与春同样的宿命,以落英,归雁为伴,被冠上飘零落寞的情感。但不是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吗?既然先哲们已经向我们传递了充满喜悦的信息,我也斗胆改一改春的寓意。春的美好不仅在于草长莺飞,纸鸢满天的生机;不仅在于她的美丽可爱惹人怜惜;更在于她的短暂激发人们珍惜时光享受生命的热情。特别是对我们这群即将完成成长,走向广阔天地的大孩子们来说,这个春天是特别宝贵而难忘的。不用被周围的一切动摇,对一件事物的看法认识,决定权在你手上。所以如今我面对高三繁重的学习任务,我都会坦然而幸福。那是我的生活和我的未来,能把这些担子放在自己肩上,感受自己一点点更加强大,更加自信,真的很棒。
我对春的看法,会由我的感受决定。对待生活,支点永远被我放在肩上。
那么美好的季节,我也会想给自己放个小假,让疲惫的身心深呼吸一下清新的气息。放风筝吧,可是那时有时无的大风和很混乱的风向搞得我焦头烂额,风筝在天上左摇右摆,摇摇欲坠。我开始学着身边的老爷爷通过调节手中的线索控制风筝,让它能够更好地借助风的力量向更高处攀去。原来如此简单,因为我紧紧攥着风筝的线,就可以掌控。河堤边有一个"全副武装"正在学骑脚踏车的小男孩,他好象很不顺利,保护得那么好但仿佛也摔得很疼,因为他骑上车却没有注意到手握的车头,方向一直偏着,想不摔也难。我走到有些沮丧的他的身边,朝他举了举我手上的风筝线:"弟弟,你要握紧车龙头,把方向调正确,很快就能学会了。就像姐姐手上拿着风筝的线,风筝不就乖乖听姐姐指挥了吗?"孩子抬头望着我,眼里欣喜的眸光闪动,一如刚才的我。
面对我的生活,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无能为力,待成功过后回头看,才发现是那时的自己努力得不够。
风筝生命的支点,是握在我手里那一根细细的线;
脚踏车的支点,是掌握方向的你应该稳稳把住的龙头。
生命的支点,我说不出它会是什么,但我会始终把它放在肩头,感受它的重量,完成我的奋斗,走向明天。
我是个出生在春天的孩子,我会认真地度过生命中这第十八个春天,向她交出一份透着淡淡芬芳的答卷
我愿顶天立地
有一首诗这样写到:(《扁担》)横竖/都是一段人生;/生活的支点/永远/在我们自己肩上。
这真是一首好诗。把人生比喻扁担,的确是不乏天才气质的想像力。人生,在不同的诗歌里有不同的比喻,有的比做一团麻,的有比做一场赛跑。为什么诗人在这里要把它比作扁担?
原来,诗人强调的是人生的承担。而承担的支点部位就是诗中所说的"肩"。
是啊,人生的扁担不管有多重,我们都要用肩膀来扛着。像卡夫卡那样,哪怕如铁般的栅栏;像鲁迅那样,哪怕像黑暗的闸门;像杜甫那样,哪能怕如无边的落木;像耶稣那样,哪怕如沉重的十字架。
用肩扛着人生,并不是苟且偷安的活着,也不是为了活命而活着。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追求意义所在的活着才是真正的承担。这里,我要说,有些伟人用我们并不易理解的方式承担着人生。
屈原知道,他活着的意义是在于追求美与善。他活着的历史就是承担的历史,就是用肩担着国家振兴的重担。但是,他最后主动选择了死。他的死也许还有多种理解,但我也可以理解,他是不愿行尸走肉般地活。也就是说,一旦他知道自己的肩将因君王的昏庸而变得毫无使处时,死,是明智的选择。
这不是逃避承担,反而是成全他生而勇于承担的美名。的确也是,被贬江湖,如果是一个不愿承担的审美主义者,他完全可以忘情于自然,悠然独化地在月下花间,过着颐养天年的日子,直到寿终正寝、回归入土。
于是,回归自然的田园诗人与屈原相比,虽然,文学上的成就可能差强人意,但放在用肩承担用身躯抵制邪恶这个天平上,他的重量就相当得轻了。
现在的我,乃一介书生。高考的压力如今冬的大雪一样铺天盖地地落在我的肩上。于是,我的肩似乎就理所应当的成为分数的支点。于是,我似乎就有理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于是,我似乎就有理由头悬梁锥刺股,只把所谓获取考试成功的秘方之药往脑子里灌。
但是,我却要说:不。人的肩膀不只是为自己承担功名利禄,也不只是为家人来背负五斗大米,也不是只是为亲友来扛取幸福的花蓝。
我的肩,将迎着地面的阴霾、顶着天空的飞雪。我的肩,还要学会承担和捍卫世道的真实、人生的美好、人性的善良。因为,我知道天也许不会塌下,但却可以降下酸雨;地也许不会沦陷,但地面可以有吃人的独角兽。
我不会听"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这样的小话。
人人都不愿做高个子,地面行走的只能是侏儒。人人见老鼠做恶、野兽伤人都不挺肩而出,人类只会沦为兽类,家园沦为猪圈。
兽类就只有一个生存原则,牙齿里面出政权。
人啊,生而不易,于是,我才用肩来说话:我愿顶天立地。

该材料是一则富有哲理的咏物小诗。表面是写扁担,实际上说的是人,人生。,“扁担”这个意象可以理解为生活给予一个人的挤压,是一种压力,是一种磨难。“横着”的扁担与肩膀平行,一根扁担跨双肩而过,那是压力太大人们本能的选择,在农村担过东西的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竖着”的扁担与肩膀垂直,一个肩膀就能承受住压力。“横”和“竖”代表两种人生范式:悲苦与顺畅。该材料关键句是生活的支点永远在我们自己肩上,其中两个关键词是“生活的支点”“自己肩上”,而“支点”是生活的着力点,当理解为生活的好坏、乐观消极、高调低调、单调充实等状态,不管外界给予个人多大的压力,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多大的苦难,生活的支点都必须建立在自己的肩膀之上。它承载着许多梦想和希望,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人生永远只能靠自己,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生,永远只是虚无消极的。本诗只不过通过一个更形象的载体(“扁担”)来比喻罢了,诗的韵味也由此产生。基于此,下面几个立意值得推荐:其一、我的人生我作主。其二、直面人生,勇于承担。其三、依靠自己,拒绝依附。其四、脚踩大地,肩挑蓝天。偏题的立意有:其一、宽泛地谈人生。其二、谈生活的支点。其三、谈选择。其六、谈人生的平衡。如“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准确定位”“找准人生的坐标”“找到生活的支点”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