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大学毕业后,想在父亲的公司干一番事业。李嘉诚却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自己-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大学毕业后,想在父亲的公司干一番事 业。李嘉诚却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自己去打江山。”兄弟俩去了加拿大,李 泽钜开设了地产开发公司,李泽楷成了一家投资银行的合伙人。李嘉诚常打电话询问兄 弟俩有什么困难。兄弟俩总是说:“谢谢爸爸的关心。困难是有的,我们可以自己解决。” 兄弟俩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来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自立人生
王国维曾说过:“父辈的荣耀只属于他们,而不属于子辈。”李嘉诚的一句“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你们自己去打江山。”但注定李泽钜、李泽楷兄弟俩要踏上一段步满荆棘的征程——自立。因自立,他们得以成长;因自立,他们摆脱父辈的光环;因自立,他们成为加拿大出类拔萃的商人。 
曾记否,那个不站在父亲肩上摘苹果的小仲马。是他,十分热爱写作,但寄出的稿件总被退回;是他,拒绝在自己的作品后面署上一句: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是他,以自己独特的笔风而闻名于世。小仲马的选择是正确的,没有父亲的垫脚石,写作这条道路注定是艰险的,但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博得成功,他是真正的强者。靠自己,他走向了自立人生,活出了精彩,活出了不同。
曾记否,16世纪穿梭于英国剧院的莎士比亚。是他,年复一日地往来穿梭于剧院之中,观察演员的表演,研究剧目。是他,每天挑灯到夜半编写属于自己的剧本。是他,生在英国的上流社会,却励志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伟大的戏剧作家。是的,他成功了,他以自己的经历向世人宣告:唯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自立于世,创造一片自己的天地。
曾记否,那称谓层出不穷的“二代”。“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往往是游手好闲,做吃山空的代名词,他们好似寄生虫一般紧紧地依附于父母。开名车,住豪宅,他们心安理得,而其中的一分一厘都不是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换来的。缺乏自立的人生是不完整 的,迟早有一刻他们奢迷的生活会被打破,到那时,他们不过如山林中一叶虚弱的枯草,微风一卷便消逝得无影无踪。
一代大师启功从不对外宣称自己是爱新觉罗后人,以一己之力开创书法新篇章;TVB红星林峰,其父是厦门首富,伸出他靠自己的拼搏,多次红馆高唱,影视剧作也达到顶峰…… 
陶行知说过:“吃自己的饭,留自己的汗,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唯有自立,才能摆脱父辈的光环,走向成功人生。


试题分析: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所给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制约性。考生不能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否则就跑题。其次要选好角度,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此材料是有关一代巨豪李嘉诚和他儿子之间的事迹,可从两个角度立意:
从李嘉诚角度可以论:如何教育孩子问题;留给孩子什么样的财富问题等。
从孩子角度可以论:学会自立;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对待财富;啃老现象;成才需要磨练等。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华人首富李嘉诚..”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