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个白人小孩儿问母亲,花丛中有红花、黄花、白花,却从来没有见过黑花,但为什么在人群中会有黑人呢?母亲回答说,上帝在造花的过程中-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白人小孩儿问母亲,花丛中有红花、黄花、白花,却从来没有见过黑花,但为什么在人群中会有黑人呢?母亲回答说,上帝在造花的过程中,因为一时大意,而忘记了造黑花,为了弥补这一过失,于是上帝在造人的过程中,把人当作花来造,不仅造了红种人、黄种人和白人,还造了黑人,不管哪种肤色的人,他们都是一朵朵花,一朵朵美丽缤纷的花。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活出自己真实的色彩
善良温婉的山羊,不必梦想成为哲学家的影子,自有身为山羊的快乐;在草原上活泼跳跃的袋鼠,不必整日憧憬成为威武的拳王,自有属于袋鼠的光彩;奔驰在茫茫大地上的斑马,不必抱怨无法成为英国皇家水兵,自有人生的奔腾与豪放。
每个人在天地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就要脚踏实地,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切实际只能使自己遭受更大的打击。就像小鸟一样,无论怎样,都无法成为翱翔天际的雄鹰。既然如此,为何不乐于做一只小鸟,活出小鸟的快乐与无忧无虑呢?
一味地效仿与攀比使我们迷失了双眼,为何不活出自己的真实色彩呢?无须抱怨自己,相信自己也有与他人同样闪光的地方。无须效仿他人,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才是真正地张扬个性。我们要做的不是亦步亦趋,而是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很难听,心里却很踏实,因为这是我们人生信条的真实写照。
既然是一颗坚硬的石子,就无须羡慕广场上肃立的石碑,祖国绵延千里的路基仍需你献上全部的力量。既然是一株坚挺的青松,就无须羡慕公园里婀娜多姿的垂柳,祖国的边疆仍需要你这样的哨兵去驻守。
邯郸学步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它批判的正是那些在追求他人、模仿他人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不能认清自己的人。有些人对自己一点都不了解,总是白日里做着美梦,可是个性与能力却在羡慕他人中被磨平了棱角。
少年王羲之善于模仿,自认为无可挑剔,却遭到父母的指责,“你所写的字都是模仿的,哪一笔是你自己写的?”这句问话将王羲之一味模仿的梦幻击得粉碎。他从此顿悟,不再模仿,而是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几十年后终成一代名家。
先人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做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活出自己真实的色彩,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都有它不同于他人的价值,都有属于自己的用武之地。何必去艳羡太阳的妩媚与妖娆,月亮的清辉不也是一种美丽吗?何必去苦苦追寻所谓的功名与利禄,徜徉于半亩田园看日升月落不也是一种淡泊的快乐吗?
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才能够脚踏实地地去做一些事情,才能够真正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试题分析:①每一种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②只有多种事物的共存才能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③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④要用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事物;⑤育人要用正确的导向和恰当的方法。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一个白人小孩儿问母亲,花..”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