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学校咖啡厅或茶座喝下午茶时常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学校咖啡厅或茶座喝下午茶时常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他发现,这和在国内了解到的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完全不一样,他们总是强调艰难的付出。于是他对此开始研究并完成毕业论文,他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任何人一生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他的论文引起了整个心理学界的轰动。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成功观和成功教育
一位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的韩国学生经常和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往往把自己的成功看得自然和顺理成章。他想起自己在国内时也曾和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而这些人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甚至把有些正在创业而尚未成功的人吓退。这两种人的看法代表了两种很不相同的成功观。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需要奋斗和创造,需要不断地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努力进取。第一种人认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而不只是在最终的结果里已经充满了奋斗和创造的乐趣。人生本该如此,与困难搏斗,其乐无穷;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正是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最终的成功与否倒是次要的。第二种人就不这样看了,他们把整个生命作为赌注押在最后的结果上,他们害怕失败,渴望成功,为此孜孜以求,兀兀穷年。他们在艰难的付出中享受不到人生的乐趣,因为他们没有把这种劳动和艰辛看作是人生应有之义。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卧薪尝胆、焚膏继晷的付出呢?是有朝一日的成功,是成功之后的辉煌,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在我国的成功人士那儿挥霍浪费的现象特别严重?这里有一个深层的心理动因:成功之后的报复性享受。他们在创业时的确付出了很多,成功时当然不会忘记这个代价,现在终于到了偿还的时候了:迫不及待地造别墅、包二奶、花天酒地、肆意享受,真是苦尽甘来,扬眉吐气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板凳要坐十年冷”“成则诸侯败则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等,都是基于这样一种心理,它实际上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中国人特别刻苦耐劳,尤善隐忍克制,恐怕与这种民族心理也不无关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目的正是“一朝闻名天下知”。中国人的虚伪做作,明争暗斗,为了最终的成功而不择手段,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等劣根性,又何尝不是源于这种庸俗的成功观?
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因为他害怕一败涂地,从而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成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他输不起,而一个输不起的民族最终也赢不了。庄子说:“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重外者内拙。”如果以生命为赌注,会矜持笨拙到什么程度啊!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大器晚成,大功告成,甚至所谓千秋功业,差不多都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过分地看重物质功利和现实得失意义上的输赢成败,已经使得我们民族的历史发展陷于恶性循环,而人性的发展则停滞不前。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人的形象,差不多就是这样两副嘴脸:那些灰头土脸、愁眉苦脸、焦头烂额、忧心忡忡的人是那些创业尚未成功或失意失败之人;那些志满意得、红光满面、脑满肠肥、飞扬跋扈之人当然就是所谓功成名就者了。这两种人在那儿“风水轮流转”。
究竟如何看待成功?我的理解是:一,活着并且继续活下去就是成功;二,生命有她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充分享有这个尊严和实现这个价值就是成功;三,生命的欢娱和成功的喜悦应该伴随着人的一生。弗罗姆说:“我们也许幸福也许不幸福,我们可能达到一些目的而达不到另一些目的,但不存在一个合理的天平能够表明生命是否值得。生命以死亡而告终,我们的许多希望都无法实现,生命包含着痛苦和奋斗;从收支平衡来考虑,要么不出生,要么在襁褓中死去似乎更有意义。而谁又能说,爱的片刻欢愉,或者在一个明媚的清晨边散步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抵不上生命中所有的苦痛和奋斗?生命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赠予和挑战,它不能用任何别的东西来衡量,对于是否值得活下去的问题不可能有合理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
人是什么?人就是人,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谁也没有主动要求降生到这个复杂的世界上来;他的存在既是幸运的,又充满着各种挑战。他不得不处理来自自身和外界的所有问题,并独自承担一切后果。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欲望并选择一定的方式表达这些欲望,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这个价值。教育就是对人们的各种欲望和价值进行调整并试图为人们创造实现它们的条件、途径和方式,而这种“调整”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为什么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难道不是因为,经由教育,我们更加明白了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个人有限的一生中幸福、自由地成长、发展,充分实现和享受人生的价值吗?如果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让那么多刚刚涉世的青少年不断饱偿挫折和失败,时时感到压抑、郁闷、痛苦无助甚至悲观绝望,那么,这样的教育不是很可怕吗?
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符合人性的成功观,而不是强化那种庸俗的禁锢和毁灭人性的成功观。
教育要让受教育者感到成功——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在个性的发展上,在生命意义的发现上,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上!


试题分析:立意参考: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
文章立意可以是“成功并不很艰难”,也可以是“成功确实很难,离不开艰难付出,但更要有兴趣,并坚持下去”;不能写成“成功一点也不难”。 从写法上考虑:若写议论文,应重点说清成功难(或不是很难)的理由,点面结合地阐明成功必须具备的素质,要理清说理的层次,精选典型的富有时代感的事例加以论证;若写记叙文,宜点出“成功”的概念很宽泛,除了事业上取得成就,经过努力完成了某项任务、实现了某种愿望,也算是成功,要着力写出自己在追求过程中的真实体验;若写小小说,可以编述某人因某项素质(如乐观、细心、有耐心、善于捕捉机遇等)突出而赢得成功的经历,也可以描述某人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的故事。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965年一位韩..”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