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梁实秋是著名的文学大师,他和作家刘墉的交往过程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二人共同进餐时,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高二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
梁实秋是著名的文学大师,他和作家刘墉的交往过程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二人共同进餐时,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放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端上八宝饭,刘墉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 “这个有糖又有饭。”
梁先生则笑着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越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拒绝诱惑
诱惑就像是一份灿烂的遗产,人人都眼红,都想要千方百计的占有它,诱惑就像是一个包着弹衣的糖果,随时都可能爆炸。我们能就这样接受诱惑吗?能因为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而走出小屋吗?不,我们应该拒绝诱惑,坚持自我。
拒绝诱惑,坐怀不乱。
鲁国人柳下惠,一次出远门的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柳下惠面对诱惑,他没有打破自己的原则,也没有走出小屋,而是坚持着自己的做人最起码的原则。
拒绝诱惑,十九年不动摇。
当年苏武出使匈奴,副手谋杀番王,阴谋泄漏,苏武并不知道,无辜遭连坐,流放北边。然而他面对匈奴三番五次高官厚禄的诱惑,苏武果断拒绝。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朝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等到十九年后终于回到汉朝,头发胡须都白了。很显然,苏武所作的决定不是一时的冲动,他必然是经过了反复思考,在穷生明志与高官厚禄之间,苏武选择了拒绝诱惑,坚持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不辱使命的完成他的职责。为了国家民族的尊严,毅然的拒绝诱惑。像苏武这样的英雄就算是逝去了,但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拒绝诱惑,宁饿死拒受美援面粉。
四十年代的中国,经济大萧条,物价飞涨,就连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一家几口仅仅一天以稀粥度日。当局有发面粉配给证,凭证可买当时美国援助评价面粉。由于美国人攻击中国人不知好歹,恩将仇报。于是当时的一些学者签了一份拒绝购买美国面粉的声明书,朱自清虽然过着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的劳累,胃病严重复发卧床不起,此时的他日子过得特别艰难,毅然的在声明上工工整整写了“朱自清”三个字。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购买美国救济粮。朱自清面对了那些抨击中国人的粮食,可以说是宁死不屈的。在他死之前还不忘叮嘱妻子要拒绝美国救济粮。他的伟大精神让我们敬佩。正是有了像朱自清这样的学者才能使国家名族的精神得以延续。
有人说拒绝诱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我不这样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人处事总会遇到些能够诱惑你的事,或大或小。但是我们并不能失去做人做起码的原则,金钱等丰厚的物质条件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说的确是诱惑,但是我们不能说拒绝任何物质条件。我们所要拒绝的诱惑是指有损害国家民族和尊严的一些物质条件或是精神条件。不要想的太复杂,其实我们只要坚持自我,坚定立场,相信我们会拒绝那些所谓的诱惑。
在纷繁的社会,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着我们所想不到的陷阱和失败。但是面对他们,我们要勇敢的拒绝诱惑,坚持自我。


试题分析:提供的属于叙事性材料,讲述的是关于梁实秋先生一则生活趣事,富有生活趣味和人生哲理,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审题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
1.对材料的整体理解
材料的关键在于有糖尿病的梁先生为了吃后面的“八宝饭”,先后拒绝了“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什锦炒饭”,由此可以得出:①学会取舍,懂得舍弃,才能实现目标。②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
2.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材料的最后一节是梁先生的自我评说,有两个关键句,“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由前一句可以得出:③懂得节制,集中力量在特定事物上,才能取得成就。由后一句可以得出:④懂得规划,才能享受生活的最爱。
3.由果溯因来把握
通过探究梁实秋先生能获得“最爱”的原因,得出立意:⑤能抵制诱惑,才能得到最爱,实现理想;⑥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收获摄爱,必须关注目标,心无旁骛。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梁实秋是著名的文学大师,他和..”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 材料的类型: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误区: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