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英国和法国曾同时各派出一支船队驶向刚刚被探险家发现的“新大陆”澳大利亚。航海技术较先进的法国人首先到达今天澳-高三语文

首页 > 考试 > 语文 > 高中语文 > 材料作文/2019-0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英国和法国曾同时各派出一支船队驶向刚刚被探险家发现的“新大陆”澳大利亚。
航海技术较先进的法国人首先到达今天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港,并将它命名为“拿破仑领地”。但他们突然发现并全体出动去抓一种珍奇蝴蝶。此时,英国人也来到这里。他们只在岸边看到了法国人的船却没有在陆地上看到法国人的影踪或其占领标志。于是他们立即行动,在这两块陆地上插上了大英帝国的占领标志。
当法国人带着蝴蝶标本归来,“拿破仑领地”已不复存在,英国人以胜利者的姿态向他们介绍了英国的“维多利亚”领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写作题  难度:中档

答案


学会取舍
山泉放弃山间的安适,一路奔腾,东流入海,终于成就生命的壮阔;雄鹰摆脱父母巢穴的温暖,奋力腾起,搏击蓝天,终于成就生命的豪放;蝴蝶冲破身体的束缚,破茧成蝶翩翩起舞,终于成就生命的华美……自然万物因为正确取舍而成就生命极致。人生又何尝不是?学会正确取舍,我们才能成就人生精彩。
古人云:"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与义的取舍,是人生取舍的最高境界,古人早就为我们制定了准则,即"舍生取义"。古今中外循此准则而成就千古芳名者数不胜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舍生命而取高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舍生命而取一片丹心,董存瑞高举炸药包屹立碉堡下,这是他舍生命而取人民之解放……危难面前这些仁人志士正确而伟大的取舍成就了他们青史留名的荣耀,人生路上学会取舍,我们才能成就人生辉煌。
人生是一次远足,一次取舍即是一次选择,如果我们选择了不该选择的,而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我们将无法重来,悔恨终生。因此,在人生的每一次取舍面前我们都应谨慎选择。
当浩浩荡荡的义军走过汉家小儿的门前,他在犹豫,他在徘徊,是走进这人群冒着生命危险起义还是躬耕垄亩过自己的安适生活?终于刘邦扔掉了锄头冲进了义军,于是乎,伐暴秦,败项羽,一次取舍让刘邦成就了自己的帝王霸业,更成就了一个永远令人难以忘却的巍巍大汉。每当人们听到昭君出塞的悠悠驼铃,每当人们看到茫茫大漠卫青挥舞的战旗,人们总能想起汉家小儿那次伟大的取舍。
当李白醉卧于华清池的台阶,当世俗的荣耀,帝王的恩宠将他包围,他陶醉过。然而他明白,这不是他的选择。于是乎,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毅然迈出了官场,走向了自由,从此放白鹿于青崖之间,煮酒作诗,中国文化里一颗明珠冉冉升起。正确取舍,让李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更让中国文化的天空多了一颗耀眼的明星。
王侯将相,迁客骚人因正确取舍而成就帝王霸业抑或千古文章,而每一个普通的人生也因正确取舍绽放出辉煌。学会取舍,让生命更精彩!
简评:本文立意准确,正确加减亦正确取舍,论据充分,详略得当,语言多用修辞,大气、流畅、铿锵有力。文章若能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分析论证或许更好。
善于抓住机遇
总是止步于青山绿水处,倾听不经意的鸟鸣虫叫;总是流连于山穷水尽的路口,期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也总是沉醉于灯火阑珊,回首刹那默然的惊喜。机遇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也许正是怕错过稍纵即逝的它,才会如此珍惜上天赐给我们的每一个时刻。
氤氲之间,明月可掇,你在清风夜唳之中,独立于乌江之上,你那深邃的眼神让人迷离,此时的你大概已了然了吧,犹记得,鸿门宴上,优柔寡断不仅让你错失了杀刘邦的最好机会,更落得个“竖子不足与谋也”的评价,也许你是后悔的,怎奈“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当四面楚歌之声响起,你知道一切都晚了,霸王颈血浸染乌江,苍天抽泣,大地无语。人这一生实在没有过多的机遇供你去把握,一次的错过足以让你身败名裂,当然,一次的把握也足以让你光辉一生。
没有资本,再好的机遇也是枉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花费了六年时间,不断观察,不断摸索,像神农尝百草,日复一日的在一簇簇野草堆里搜寻,最终开创了震惊世界的一次“绿色革命”。因为努力,因为善于抓住机遇,更因为他那丰厚知识的沉淀积累,让他在机遇面前,有了更进一步对自己人生升华的资本,没有这些,即使机遇仅仅是与他一步之遥,这一步也永远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世称“卧龙”的诸葛亮可谓三国时期一颗明星,然而世人尽知其神机妙算,却不知他隐居隆中边种地,边修学,静观天下,待机而出。刘备的三顾茅庐,为他的出山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多年的知识储备让他早已按捺不住寂寞,大干一场才是他所追求的。也许无边的等待是痛苦的,但只要相信机遇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那么当机遇来临,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分外辉煌。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汽,当混沌的尘灰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就连那机遇也无处遁形之际,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它,去创造另一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时刻。
面对诱惑
谈到诱惑,人们会联想到为女色所惑而丢了江山的商纣王,为权势所惑铤而走险的严嵩,为金钱所惑而以身试法的陈希同。  
诱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存在是对人的一种激励,一种鼓舞,一种鞭策,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进入某种最佳境界,从而优化人的生活质量。爱因斯坦一定从小就给自己一个要出类拔萃的诱惑,乔丹的诱惑一定是潇洒灌篮??这些受惑者为自己的诱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取得了成功,但取得成功的他们又是如何的欣慰。 
作为中学生也会面对许许多多的诱惑,令人眼花缭乱的游戏机是一种诱惑,别人穿的漂亮衣服是一种诱惑,别的父母送来的美味佳肴是一种诱惑,学校外面灯红酒绿的生活更是一种诱惑。   
飞蛾扑火,为诱所惑;身败名裂,源于诱惑。古往今来,多少是是非非,在诱惑面前现尽凄凄惨惨。而诱惑,却总是如一把没有休止的哨子,唱着它的歌,在你的心际来回地撞。正如海妖西壬以她美丽的歌声诱惑一个个水手。而面对诱惑的我们,更应该作坚持勇敢而聪慧的水手,战胜诱惑! 
我,是一个水手,一个并不成熟的水手。所以我每天都得像将领检阅他的士兵一样认真地审视我自己,整理着考验之下的我。年轻的水手以为别人的衣服很漂亮,于是会为它而朝思暮想,徘徊不前;也会在百步之外闻到别人碗里佳肴的阵阵浓香,于是会为它顾盼神往而呆从无为;还有那校园之外的灯红酒绿?? 
审视一下自己,听听西壬们的歌,其实是那样的低级无聊,我真的就会为她们所惑吗?我清楚我此刻正在海洋的中心,岸已不远,可这些海妖,她们专门来诱惑着我,希望我在徘徊呆坐间消磨我自己,不,我不会的,因为我知道,在岸边,那里等待我的是一个温馨的港湾,那里停泊着智慧的大船,那里在谱写着崇高的生活目的,那里孕育的是无限美好! 
西壬拿出她最美的声调唱着歌,可是,想想过去,想想未来,我想到了曾为她的歌声所惑的失足水手。秦桧因犯下了滔天罪行,至今被人们抛在十八层地狱;汪精卫,是做了卖国贼的,至今为人们所唾弃;而文天祥就不一样,那一身正气冲霄汉,被颂至今。虽然西壬的歌不一样,但她的目的都是致水手于死地。她当然也会使我浪费宝贵年华,泯灭意志理想。越想,我越看得清楚,你的无论什么歌都不会对我起作用的,因为我有我的理想,我有我的追求,她永远在云霞间向我轻轻召唤!我会为了那真正的美好和崇高而擦亮自己的眼,清醒自己的头脑,不让那些世俗的东西玷辱我的心灵。 
面对诱惑,我唱着战歌。


试题分析:最佳立意——占有先机也未必成功,关键是做事要分清主次、轻重、本末(不能因小失大、要有大局观),抓准事情的目的、方向,正确地取舍。(以法国为主角谈,由果推因)
其他符合材料内容范围的立意:
1、瞅准时机就要果断行动、把握机遇、当断则断(以英国为主角谈)
2、拒绝诱惑(排除干扰)、坚守本心(初心)、做事专注(以法国为主角谈)
3、志存高远——(以法国为主角谈)
4、正确的选择(以法国为主角谈)
5、玩物丧“邦” (以法国为主角谈)
6、忧患意识(忘乎所以者败)(以法国为主角谈)——差一些的立意
7、竞争循“法”(合“礼”竞争)(以英国为主角谈)——最差的立意
跑题立意:
1、后来者居上——(以英国为主角谈)跑题
2、先下手为强——(以英国为主角谈)跑题
3、笼统谈坚持——(以法国为主角谈)跑题
4、笼统谈长远眼光——(以法国为主角谈)跑题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英国和..”主要考查你对  材料作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材料作文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

  • 材料作文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 写作策略: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