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花旗银行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解读花旗银行

解读花旗银行

作者:郑先炳

开 本:小16开

书号ISBN:7504935867

定价:46.0

出版时间:2005-05-01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解读花旗银行 本书特色

世界上*赚我的机器,全球**家“不睡觉”的银行,凡是能够做的业务,它都做了,几是能够赚的钱,它都赚了,凡是能够赚钱的地方,它都去了。
花旗银行是世界上*好、*成功、全球国际化程度*高、综合化程度*高的银行之一,也是规模*大的银行。
花旗银行的实力和影响力从哪来?为何与花旗银行同在一块土地(美国)上、同处一个时代、同在一样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法律框架内的商业银行有一万多家,它何以能够长期稳坐“霸主”的座椅?
这就是本书的试图论述的内容。

解读花旗银行 内容简介

《解读花旗银行》是《金融巨擘解读》系列丛书的**种。
  本书共分十二章,既有其发展里程的脉络分析,也有业务运作模式的介绍,有其组织架构、治理结构的详尽分解,还有决定其发展至今日规模的秘诀:战略地位、金融创新、经营理念,而它的用人之道和激励机制则是本书有关花旗银行介绍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书的独到之处是:它不是以往业务用书的枯燥介绍,而是由于作者对花旗银行的了解之深,使其对文字的驾御能力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全书文字简洁通俗、流畅,尤其是有关花旗银行领袖风采和CEO章节读起来,像读故事般的精彩、轻松,读后会则发现获益匪浅。

解读花旗银行解读花旗银行 前言

我是一个银行从业人员,过去学的是金融,现在干的是银行,所以对金融同业,特别是银行同业,一直都比较关注。因为工作需要,在思考银行改革方案时,在完成老板交给我的任务时,我注意比较多的是国外的银行,特别是那些顶级的大银行。花旗银行就是其中之一。有关花旗银行的书,只要能够找得到的,我都认真地读,有关花旗银行的消息,无论好坏,我都会多看一眼。也因为工作关系,我还于1999年和2002年在纽约访问过花旗银行总行,在国内也有不少机会同花旗银行的管理人员交流。并且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同花旗银行的管理人员保持电话和电邮联系,再加上方便的互联网,我可以随时掌握花旗银行的*新动态。   比较早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花旗银行人事管理的文章,在过去出版的几本书中,我也多次提到过花旗银行,对这家银行的一些侧面作过介绍。2004年上半年,我又翻译了一本由哈罗德·文· B?克里夫兰德、托马斯·F?侯尔塔斯等人撰写、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812年以来的花旗银行》。这些作品发表和出版后,很受市场好评,这些良好的反馈激励我去更多地关注这家银行。   在关于花旗银行的资料积累到比较多的时候,我产生了专门写一本关于花旗银行的书的想法。在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中国金融出版社的李祥玉主任后,得到了她的热情支持。   我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写这本书,虽然力求准确,虽然自认为掌握了比较多的花旗银行的材料,虽然能够随时得到花旗银行*新的资料,虽然有机会多次与花旗银行的管理人员交流,但我毕竟是一个“局外人”。作为一个“局外人”,对花旗银行的了解总是有限的,因此,书中的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诸君赐教。                    郑先炳                  2004年11月10日 

解读花旗银行 目录

**章 花旗银行的创立与发展
 一、目前的规模与市场位置:打遍天下无敌手
 二、花旗银行之名:由来与演变
 三、花旗银行的诞生: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地点
 四、花旗银行的基本发展脉络(一):作为家族的银行
 五、花旗银行的基本发展脉络(二):作为全国*大的银行
 六、花旗银行的基本发展脉络(三):作为全球*现代化的商业银行
第二章 花旗银行的收购与合并
 一、发展靠自己:花旗银行并不特别依赖于合并
 二、收购“第三国民银行”:花旗银行初次试水成功
 三、收购国际银行公司:建立远东业务网络
 四、吞并农民贷款与信托公司:花旗闯入信托领域
 五、与**国民银行合并:“两好合一好”
 六、几次失败的合并:小鱼真的吃了大鱼
 八、花旗集团新迁发生的几单购行为:补齐短板
第三章 花旗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
 一、花旗银行管理上的基本架构
 二、花旗集团的股份结构
 三、花旗集团目前董事会的构成及其职责
 四、花旗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指引》
 五、花旗集团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章程
 六、花旗集团*高层领导的安排
 七、花旗集团管理委员会
 八、花旗集团高级行政管理委员会
 九、花旗集团业务管理委员会
 十、花旗银行董事会
 十一、其他管理委员会
 十二、花旗集团的职务台阶体系
第四章 花旗银行的组织架构
 一、花旗银行的**个百年:没有一个完整的组织加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商业史传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