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折腾

折腾

作者:戴定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6343923

定价:35.0

出版时间:2008-08-01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馋是对饥饿的延展,是吃了却没有吃饱时,胃、心理或精神的一种反应。如果饥饿是有罪的,馋则近于羞愧与无耻。关于馋( 或者饥饿的另一种稍高级一点的形式 ),我的另外两个例子是这样的。小时候我*想吃的东西是鸡,但吃鸡是太不易了。鸡要用来下蛋,蛋要卖了买盐、课本、衣服,鸡是一家人*重要的生产资料,非到过年才会杀。怎么办呢?我想出了好办法。我偷偷地将鸡抓起来,藏在衣服里,手扶拖拉机开过来时便将鸡飞快地扔过去。鸡死了,只好吃掉。我靠制造车祸来吃鸡,没有一次不成功的。但这方法太阴毒,也太冒险,我一年也只干一两次。为了吃鸡,冒这么大的险,心地又如此阴毒,可见馋与饥饿一样难以抗拒。除了馋鸡,还有馋鸡蛋。小时候,外婆宠我。每年过生日,她都会把我一早叫醒,塞给我两个红鸡蛋,蛋是用红纸染的色。我拿了鸡蛋,便又蹦又跳地去上学。这一天我的地位完全与众不同。上学的路上,我每见一个同学便让他看一眼红鸡蛋,看馋了,则允许他剥一点皮,用舌头小心地舔一舔。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一只鸡蛋被十几个同学看过并舔过了,依然没有吃一小口。直到晚上睡觉时,才在半醒半梦中将鸡蛋一口吞下去。我大约是唐家山唯一能在过生日时吃鸡蛋的人。我一年吃一次鸡蛋,一眨眼竟长到了十二岁。
  ……

折腾 相关资料

在生活的汁液里折腾:读戴定南小说《折腾》
  文/李炳银

  现在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很多,各样的题材对象都有,但是要用自己的特点和感召力吸引读者关注和阅读就不十分容易了。我刚参加完戴定南的长篇小说《折腾》(作家出版社(blog)出版)的研讨会,出差时在机场的候机大厅,就看见一位旅客手里拿着一本《折腾》在翻看。我真有点好奇,就询问对方,是否认识戴定南。回答说:不认识,是从书店买来的。我又问,为何选购此书,对方回答:翻看了一会,感觉比较生活化和有现实的真实性。

  这个非常意外的接触,对于我感受和认识戴定南的小说有一定的启示。记得我在作品研讨会上就说过:在读过《折腾》之后,我有一种小说阅读的新鲜感。这样由一个文学创作的局外人(因为戴先生正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非以文学创作为职业的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所创作的小说,是和那些专事文学创作的人所写的作品有明显不同的。也许,这样的作品,我们从专业文学的角度可以提出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但是它的优势很可能又是某些看似文学性很强的小说所缺少的。在我看来,所有的文学形式和手段,都是作家实现自己倾诉表达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希望读者乐意和便捷的阅读接受自己表达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段固然重要,但作品的内容更加重要。如果只是看重形式和手段,而忽略了内容,再好的形式和手段都会显得苍白。当然,谁也不愿意看轻内容,问题是作家的生活经历观察和感受是否具备这样的基础。现在,就有不少的小说,明显是在同现实或历史社会生活的隔膜状态,纯粹凭借作家的小聪明在虚构编织着内容,是一种接近作者自己虚拟和梦幻般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是不易和现实务实的现代读者沟通的。戴定南的《折腾》,是一本带着现实社会生活的汁液和人的奇特经历实践内容的作品,视角开阔,内容丰富,可以使一个现实的读者真实形象地感受几十年中国社会历史和人生命运的书。所以,我甚至认为,《折腾》在其表现内容方面的现实丰厚特点,可以超越或弥补其在文学手段表达方面的不足,而成为一种大于单纯的文学表现的作品。

  《折腾》,作为小说,其结构是缺乏故事情节的很好编织构架的。作品其实就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家族的历史和自己个人的幼年艰难生活经历;二是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以后,自己和自己认识的一些人在经济领域的种种“折腾”情形;三是在经历人生和事业的“折腾”之后,对于社会生活和人生的感受与认识总结。在这些内容中,从第一部分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文学的追求意识,在以第一人称的倾诉中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背景表现。在进入第二部分内容之后,作者不断变换叙述人称,交错视角变化,将其他人的“折腾”内容自然的吸收进来,这就在不意间变自己的个人叙述为多向关注,扩大了作品的对象和丰富了作品的社会人生内容,让读者不光在一个点上看到“折腾”得情景,而是在我、范、程、杰、宏、光等人的不同“折腾”经历中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十分丰富和奇特个性的社会人生现象。这些“折腾”得内容,看得人惊心动魄,看得人目瞪口呆,看得人欲望顿生,看得人胆怯退步------而在这些现象中,人们无疑会真实地感受和了解许多自己原来并不知晓的社会生活内容,获得不少启示和感慨。这部分内容,是《折腾》最有价值和最容易引起读者关注的内容。因为,没有“折腾”过的作家是不了解这些内幕情形的,而了解的很多企业界人士又未必有这个意愿和能力。因此《折腾》其实是一本很不易得到的书,是一部可以引领人们进入一种陌生表达情境的作品。至于第三部分的内容,当然明显的带有戴定南式的哲理观察和总结,有一些还是很具有发现和深刻意思的。但这样的内容,有不少读者也许并不陌生。再通过小说人物的经历感受一次也不多余。

  《折腾》不光具有很好地帮助读者开阔视野的作用。其中的不断“折腾”和经历着起伏变化人生的不同人物形象,也会给读者不少启发。我以为,看了这小说的人,也许真的会鼓起“折腾”的勇气,大胆地走向不同的领域。这种可能激励人奋发的作用,或许是作者不在意的,可读者也许会非常的看重。当然,作品中那些在“折腾”的经历道路上的智慧、曲折、失落乃至犯罪等情形,也会因为作品的表现而转化为对读者的借鉴,更不必说作者已经总结或归纳的许多格言式的文字了。我总以为,好的文学作品,是要力争在现世发生影响的,如果失去了现世的作用,来世的价值是很靠不住的。可现今的很多作家,总以自己修来世为自慰,这会很寂寞,也会这很危险。

  我说戴定南是一个文学的局外人,那是说以前,在有了这部《折腾》之后,我相信戴定南会快步的和文学接近。文学写作,有人会看成是编故事,其实文学写作最为重要的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观察感受的程度。在具备了必要的文字表达能力之后,就看你有没有这种独特的观察感受了。戴定南的观察感受我认为是不错的,也许因为都是亲历,因此这么丰富厚实的内容,他竟然还算顺畅地表达了。他用真切的感受套人,他用实在的内容报答读者,所以,人们会开卷有益。不像那种看似文学,其实内容空虚,娇柔造作的东西,使人不易靠近。我相信戴定南不会就此停止,因为“折腾”惯了的人,不“折腾”个大名堂是不会罢手的。我期待着!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小说 社会

在线阅读

上一篇:白话聊斋--书香门第丛书     下一篇:女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