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

作者:黄梅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278073

定价:22.0

出版时间:2010-08-01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建筑力学 本书特色

《建筑力学》: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系列教材。

建筑力学 目录

第1章 建筑力学基础1.1 建筑力学的任务和内容1.1.1 建筑力学的任务1.1.2 建筑力学的内容1.2 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1.2.1 刚体1.2.2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1.3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1.4 荷载分类及其简化1.4.1 荷载分类1.4.2 实际工程荷载的简化1.5 力的概念和性质1.5.1 力及力系的概念1.5.2 力的性质1.5.3 力矩1.5.4 力偶1.6 约束和约束力1.6.1 约束与约束力的概念1.6.2 节点和支座的概念1.6.3 约束类型1.6.4 实际工程的计算简图1.7 物体的受力分析1.7.1 受力分析方法与步骤1.7.2 实际工程的受力分析1.8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8.1 几何组成分析的概念1.8.2 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思考题习题第2章 平面力系的合成和平衡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2.1.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2.1.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2.2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2.2.1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2.2.2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2.3 力的平移定理2.4 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和平衡2.4.1 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2.4.2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2.4.3 实际工程平衡条件的应用思考题习题第3章 窜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3.1 工程中的静定结构3.2 静定平面桁架3.2.1 桁架的特点与分类3.2.2 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3.3 静定梁3.3.1 梁的特点与分类3.3.2 梁的内力计算3.3.3 梁的内力图绘制3.3.4 弯矩、剪力和分布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3.4 静定平面刚架3.4.1 刚架的特点与分类3.4.2 刚架的支座反力3.4.3 刚架各杆的杆端内力3.4.4 刚架的内力图绘制思考题习题第4章 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4.1 拉杆和压杆的应力与强度计算4.1.1 拉杆和压杆的概念及应用4.1.2 拉杆和压杆件截面上的应力4.1.3 拉杆和压杆件强度计算4.1.4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4.1.5 许用应力、强度条件4.2 梁的应力与强度计算4.2.1 平面弯曲的概念及应用4.2.2 梁的正应力4.2.3 常用截面的几何性质4.2.4 梁的剪应力4.2.5 梁的强度计算4.2.6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思考题习题第5章 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5.1 拉杆和压杆的变形5.1.1 绝对变形5.1.2 相对变形5.1.3 横向变形5.2 梁弯曲时的变形5.2.1 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5.2.2 积分法计算梁的挠度与转角5.2.3 叠加法计算梁的挠度与转角5.3 梁的刚度计算5.3.1 单位荷载法5.3.2 图乘法5.3.3 提高梁的刚度的措施思考题习题第6章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6.1 工程中的超静定结构6.2 力法6.2.1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6.2.2 力法的基本原理6.2.3 对称性的利用6.2.4 力法的应用6.3 力矩分配法6.3.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6.3.2 力矩分配法的应用思考题习题第7章 压杆稳定7.1 工程中的稳定问题7.2 压杆稳定的概念7.3 细长中心压杆的临界力·欧拉公式7.3.1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7.3.2 其他支承形式细长压杆的临界力7.4 欧拉公式应用的范围·临界应力7.4.1 临界应力与长细比的概念7.4.2 欧拉公式应用的范同7.5 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系数法7.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思考题习题附录 型钢规格表参考文献

建筑力学 节选

《建筑力学》共分为七章,分别为建筑力学基础、平面力系的合成和平衡、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杆件的变形与刚度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绘制、压杆稳定。其中第1章~第2章主要研究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和物体在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第3章~第6章主要研究杆件结构的反力、内力、内力图的绘制以及强度和刚度问题;第7章主要研究构件的稳定性计算问题。《建筑力学》在内容和章节安排上严格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先后顺序,层次清晰,由浅入深。内容按照学时要求尽量精练,在文字的叙述上做到通俗易懂。考虑到高职教学需求,本教材在内容的叙述上结合必要的图形和表格进行讲解,易于读者理解与自学。《建筑力学》不仅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建筑力学 相关资料

插图:1.2 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1.2.1 刚体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总会产生一些变形。但在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构件或零件的变形都是很微小的。研究证明,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微小的变形对物体的外效应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可以认为物体在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我们把这种在力作用下不产生变形的物体称为刚体,刚体是对实际物体经过科学的抽象和简化而得到的一种理想模型。而当变形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成为主要因素时(如在材料力学中研究变形杆件),通常就不能再把物体看作是刚体了。1.2.2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1.变形固体的概念工程中的构件均由固体材料(比如钢、混凝土)制成。这些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称为变形固体。如果变形在外力卸去后消失,则称这种变形为弹性变形;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是变形固体的两大宏观属性。在材料力学中,通常把构件简化为发生弹性变形的变形固体,即弹性变形体。构件所用材料虽然在物理性质方面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外力作用下均会发生变形。为了解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需要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内效应——内力、应力、应变等。应力、应变都与构件材料的变形有关。因此,在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时,不能再将物体看作刚体,而应将组成构件的固体材料看作弹性变形体。2.弹性变形体的基本假设材料力学是以变形固体的宏观力学性质为基础,并不涉及其微观结构,所以,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为了使问题得到简化,可以取弹性变形体作为材料力学中研究对象的理想化模型,但需要作出以下三个基本假设。(1)连续性假设连续性假设认为组成固体的物质是连续、毫无空隙地充满了固体的体积。根据这个假设,物体内的一些物理量才能用连续的函数表示其变化规律,对这些量就可以进行坐标增量为无限小的极限分析,从而有利于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实际上,可变形固体内部存在气孔、杂质等缺陷,但其与构件尺寸相比极其微小,可忽略不计,所以我们的假设就是可以成立的。(2)均匀性假设均匀性假设认为物体内部各部分的材料性质都是完全相同的。根据这个假设,从构件内部任何部位切取的微小单元体都与构件具有相同的性质。因此,从任意一点处取出的体积单元,其力学性能都能代表整个物体的力学性能。这样,在研究构件时,可取构件内任意的微小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建筑 建筑教材/教辅 高职高专

在线阅读

上一篇:钢结构工程施工员培训教材     下一篇:地基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