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现代通信网

现代通信网

作者:姚军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15233097

定价:36.0

出版时间:2010-09-01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现代通信网 本书特色

《现代通信网》中国通信学会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现代通信网 目录

第l章 通信网络概论1.1 通信网的组成与分类1.1.1 通信网的组成1.1.2 通信网的分类1.2 通信网中的信息处理技术1.2.1 信息处理技术1.2.2 差错控制技术1.3 通信网的体系与拓扑结构1.3.1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1.3.2 通信网的基本拓扑结构1.4 通信网的发展趋势1.4.1 信息的融合1.4.2 技术的融合1.4.3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练习题第2章 电话通信网2.1 电话通信网概述2.1.1 电话通信网的功能要求2.1.2 电话通信网的组成2.2 电话通信网的结构2.2.1 本地网2.2.2 长途电话网2.2.3我国电话网的结构及演化2.3 信令系统2.3.1概述2.3.2 N0.7 信令系统2.3.3 No.7 信令网2.3.4 我国N0.7 信令网概况2.4 电话网业务练习题第3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3.1 ATM与B-ISDN的产生和发展3.1.1 N.JSDN概述3.1.2 B.JSDN与删概述3.2 A1M基本原理3.2.1 ATM信元3.2.2 异步时分复用技术3.2.3 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3.3 A1M交换技术3.3.1 ATM交换原理3.3.2 ATM交换系统3.3.3 A1M网络组成和接口3.3.4 删呼叫控制信令3.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3.4.1 B-ISDN协议参考模型3.4.2 B-ISDN业务练习题第4章 数字移动通信网4.1 移动通信概述4.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4.1.2 无线传播环境4.1 .3多址技术4.1.4 抗衰落技术4.1.5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组网技术4.2 GSM移动通信网4.2.1 GSM系统频率配置4.2.2 GSM系统结构4.2.3 无线空中接口4.2.4 GSM系统的信道4.2.5 GSM系统的帧4.2.6 GSM网络编号计划4.2.7 GSM系统的呼叫过程4.2 .8GSM系统的移动性管理4.2.9 GSM的安全性管理4.2.10 GSM通向3G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4.3 CDMA移动通信网4.3.1 CDMA网络结构4.3.2 CDMA的信道4.3.3 CDMA系统的管理和控制4.3.4 CDMA技术实施中出现的问题4.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4.4.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4.4.2 WCDMA移动通信系统4.4.3 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4.4.4 TD-SCDMA4.4.5 WiMAX4.4.6 3G业务4.4.7 2G到3G的演进蓑略4.5 移动通信的展望4.5.1 个人通信的概念4.5.2 关于个人通信的国际标准和研究进展4.5.3 (后)三代(B3G)或第四代(4G)移动通信的研究和开发4.5.4 3G长期演进计划练习题第5章 数字有线电视网5.1 传统cAlw系统概述5.1.1 传统CAlV系统的组成5.1.2 传统CATv网的特点及不足5.2 HFC宽带有线电视网5.2.1 概述5.2.2 HFC网络结构5.2.3 HFC有线电视网前端设备5.2.4 HFC网络管理5.2.5 HFC有线电视网技术参数5.3 宽带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网5.3.1 有线电视双向改造的意义5.3.2 接入网双向改造方案比较5.3.3 CableModem双向有线电视网练习题第6章 数据通信网6.1 数据通信网概述6.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6.1.2 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6.2 数据通信网6.3分组交换网6.3.1 X.2 5协议概述6.3.2 X.2 5分层协议6.3.3 分组交换网网络结构6.3.4 分组交换网的特点6.3.5 中国分组交换网6.4 数字数据网6.4.1 数字数据网概述6.4.2 DDN支持的业务6.4 .3用户入网方式6.5 帧中继6.5.1 帧中继与x.2 5的比较6.5.2 LAPF帧格式6.5.3 帧中继的虚电路6.5.4 帧中继应用练习题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7.1 计算机网络概述7.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7.1.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与功能7.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7.2 计算机网络7.2.1 局域网的定义及特点7.2.2 IEEE802标准7.2.3 以太网7.2.4 交换式局域网7.2.5 广域网7.3 算机网络间互连7.3.1 计算机网络间互连概述7.3.2 计算机网络问互连设备7.4 Intemet7.4.1 Intemet概速7.4.2 Intemet上提供的服务7.4 3网络安全7.5 网络新技术7.5.1 P2P技术7.5.2 IPv67.5 .3网格技术练习题第8章 信息传输网8.1 传输网络的发展与演变8.2 SDH传送网8.2.1 SDH传送网的功能结构8.2.2 SDH网的物理拓扑8.2.3 SDH自愈网8.3 波分复用光网络8.3.1 WDM系统优点8.3.2 WDM光网络的构成8.3.3 WDM光网络的标称波长8.3.4 WDM光网络的管理技术8.4 光传送网8.4.1 光传送网的分层结构8.4.2 光交叉连接节点的结构8.4 .3光分插复用器的结构8.5 分组传送网8.5.1 分组传送网关键技术8.5.2 PTN优化演进方案实例8.6 微波与卫星通信网8.6.1 数字微波通信网8.6.2 卫星通信网8.6 .3VSAT卫星通信网8.6.4 低轨道卫星通信网8.6 5宽带多媒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练习题第9章 宽带IP网9.1 宽带IP网产生的原因9.2 宽带数据交换技术9.2.1 IP交换9.2.2 标记交换9.2.3 多协议标记交换9.2.4 弹性分组环9.3 宽带IP网络的传输技术9.3.1 IPOverATM9.3.2 IPOverSDH9.3.3 IPoverDWDM练习题第10章 用户接入网10.1 接入网的定义10.2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10.3铜线接入网10.3.1 xDSIL接入10.3.2 CableModem接入10.3.3 泄漏电缆接入10.4 光纤接入网10.4.1 光纤接入网概述10.4.2 有源光网络10.4.3 无源光网络10.4.4 光电混合接入网10.4.5 光纤到家10.5 无线接入技术10.5.1 蓝牙无线接八10.5.2 家庭网络的HomeRF10.5.3 IEEE802.1 1连接技术练习题第11章 软交换及下一代网络11.1 软交换技术11.1.1 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11.1.2 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及功能11.1.3 软变换技术的应用及发展11.2 NGN11.2.1 NGN的基本概念11.2.2 NGN的关键技术11.2.3 NGN的演进11.3 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11.3.1 融合与开放是下一代网络发展趋势l1.3.2 基于IMS的固定NGN已经成为未来发展方向11.3.3 下一代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练习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工业技术 电子通信 通信 通信网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