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猪生产学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编猪生产学

新编猪生产学

作者:董修建,李铁,张兆琴主编

开 本:26cm

书号ISBN:9787511609632

定价:35.0

出版时间:2012-07-01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编猪生产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养猪生产概述;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猪优良品种资源及利用;猪的饲料配制及应用等。

新编猪生产学 目录

**章 养猪生产概述
**节 养猪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中国养猪生产概况
第三节 世界养猪生产概况
第四节 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展望

第二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
**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猪的主要行为特性
第三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

第三章 猪优良品种资源及利用
**节 猪的经济类型
第二节 中国优良地方猪种
第三节 引入优良品种资源
第四节 中国培育优良品种资源
第五节 猪的优良杂交组合及利用

第四章 猪的饲料配制及应用
**节 猪的常用饲料分类
第二节 配合饲料的配制
第三节 配合饲料质量控制

第五章 猪场建设及环境控制
**节 环境因素对猪的影响
第二节 猪场规划与建设
第三节 猪舍建筑及设施配置
第四节 猪舍环境控制

第六章 种猪生产技术
**节 后备猪生产技术
第二节 种公猪生产技术
第三节 妊娠母猪生产技术
第四节 哺乳母猪生产技术
第五节 空怀母猪生产技术
第六节 种猪繁殖障碍及防治

第七章 仔猪生产技术
**节 哺乳仔猪生产技术
第二节 断奶仔猪生产技术

第八章 生长肥育猪生产技术
**节 生长肥育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二节 影响生长肥育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提高肥育猪生产力的技术措施
第四节 绿色有机肉猪生产技术

第九章 规模化养猪生产技术
**节 养猪场经营方向和规模的确定
第二节 规模化养猪生产工艺概述
第三节 规模化养猪经营管理

第十章 猪场生物安全
**节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第二节 猪应激与预防技术
第三节 福利养猪技术

实训指导
实训一 养猪生产实地调查
实训二 猪的品种识别
实训三 猪场建筑布局的设计
实训四 运用试差法配制妊娠母猪饲料配方
实训五 配合饲料厂参观调查
实训六 分析课——提高母猪单产效益的措施
实训七 猪的发情鉴定与输精技术
实训八 观看配种、分娩、仔猪哺育等生产环节的影像资料
实训九 猪的接产技术
实训十 仔猪开食补料操作
实训十一 猪屠宰测定
实训十二 养猪场生产成本核算

附录
猪的饲养标准

参考文献

新编猪生产学 节选

  绿色畜产品是绿色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巨大的绿色食品市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是养猪大国,人世后猪肉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出口量将会增大。因此,我们应把握这一机遇,生产绿色猪肉,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现养猪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养猪业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食品质量标准、管理标准都要与国际接轨。我国的猪肉产品能否保持市场的占有量,能否大量出口,关键取决于其中药物残留及相关卫生指标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多年来,我们对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重视不够,缺乏监督、检测及管理,导致畜产品外销不畅,我国出口肉类仅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1%左右。因此,要提高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安全。  近年来,为了促进畜禽生长和预防传染病,生产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随之产生如耐药性、药物残留等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系列问题。饲料中过量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过家畜排泄物沉积到土壤或水域中,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抗生素作为畜禽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将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例如,欧盟在1995年有11种药物饲料添加剂可用于畜禽生产,到了1999年7月,就只有肥粒霉素、班伯霉素、莫能菌素和盐霉素4种被允许使用。目前,一些产品如益生素、酸化剂、酶、中草药添加剂等能减少或替代抗生素的使用量,它们将在未来生产安全猪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饲料与饲料添加剂行业必须不断开发和应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及其他合成药品。  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利用我国丰富的优良基因资源,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生产优质猪肉,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必须从饲养到餐桌全过程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做好猪肉安全质量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猪肉,进一步全面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向“绿色”猪肉或有机猪肉目标迈步。  实现养猪产业化是发展绿色养猪业的保障。大中型养猪企业,在进行集约化经营,走产业化之路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依靠公司的技术力量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与符合生产规范与技术要求的农户签定饲养合同,公司要不定期地对农户生产的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终端产品的危害控制分析。同时,要培育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以加工业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的绿色产业链,以质量和价格优势参与市场竞争。  (二)发挥区域和资源优势  我国地域辽阔,应当充分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与特色,科学规划养猪产业,积极开发饲料资源。我国西部、东北等区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先进技术,合理开发利用绿色饲料资源,发展绿色养猪业。在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畜牧部门应明确结构,调整思路,要根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区内外的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优质畜产品,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从各地的自然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发挥区域优势,调整生产布局,提高竞争能力。农区要在稳定发展粮食转化的同时,广辟多种非粮食饲料来源,大力发展农区养猪业,逐步形成养猪主产区。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农业/林业 畜牧、狩猎、蚕、蜂

在线阅读

上一篇:瘠地笔耕     下一篇:动物性食品卫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