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作者:陈青之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6030069

定价:78.0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中国教育史 内容简介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创作之亮点,在于他对“儒主线说”的*系统阐明。他认为中国几千年民族思想,始终受儒家思想支配,其核心是“伦理”,于自身修养取“听天由命主义”,于社会秩序取“正名定分主义” ,于论断事理取“折衷调和主义”。“伦理”告吾人以做人标准,“教育 ”告吾人以做人方法,“故伦理学说也可以说就是教育的方针”,如此则 “中国教育史”实际就是一部“中国德育史”。
“儒主线说”亦称“单主线说”,与“多线索说”一起,并称“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两大关键模式。

中国教育史 目录

绢前语
**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
**期 自商代以上
**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期 西周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第四章 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节 学制系统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第三节 女子教育
第四节 结论
第二期 东周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节 概论
第二节 老子
第三节 孔子
第四节 墨子
第五节 孔门弟子
第六节 孟子
第七节 庄子
第八节 荀子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
**期 秦汉
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幕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第九章 两汉学风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
**期 宋
第二期 元
第三期 明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
**期 清
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
**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
第二期 自甲午之设至辛亥革命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

中国教育史 节选

**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一 初民的生活
据历史家的考证,距现今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业已占有了黄河下游两岸的地方。他们的生产方法,就是捕鱼、采果、打鸟、射击野兽,一切衣食的来源,皆取给于自然物品,吾人称此时期为采拾经济时期。男子出外采拾食物,女子在家照料儿童,同血缘的人员聚居在一群,以年长的女子为一群的首领。这种社会,谓之母系氏族社会。这个时候,没有文字,没有制度,完全过着自然生活,共同采拾食品,共同消费,共同育养儿童,故又称为原始公有社会。这个时候,敌人很多,毒虫是敌人,猛兽是敌人,天灭水患也是敌人,异种族远血族也会成敌人,他们的生命长日在群敌包围之中,故如何抵御敌人成了他们重要的工作。经过长期斗争以后,征服了异族,汉族生齿日蕃,遂繁衍于黄河中流的中原腹地。到了此时,他们已知火食,渐有文字,发明了一切粗笨的用具,他们的生产方法遂由渔猎进步到牧畜了。生产方法由渔猎进步到牧畜,是男子对于女子的一大革命,故社会组织也由母系移转到父系。……

中国教育史 作者简介

陈青之(1891—1943),又名炎联,号春阳。湖北沔阳(今仙桃市)彭场镇木兰口人。1917年入读北平高等师范(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科。1919年“五四”运动中被捕入狱。1921年高师毕业后经朝鲜往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始撰《中国教育史》。从事教育工作逾20年。1943年病逝。 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历史朝代图》、《中国疆域变迁图》等。未出版之遗稿有《中国通史》、《中国民族英雄史》、《五十自述》等。

中国<a href=http://www.00-edu.com/edu-info-43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史

社会科学 教育 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