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新解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贞观政要-新解

贞观政要-新解

作者:李凤飞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107236

定价:23.5

出版时间:2010-09-01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贞观政要-新解 本书特色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史书,集中描述太宗皇帝与群臣共同打造繁华帝国的重要关键,其中包括领导之术、人才之育、决策之方和修养之要等等,既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建立空前强大的天可汗帝国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这本《新解贞观政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贞观政要》对民本思想、廉洁从政、重才思想、广开言路、管理方略等治国为政策略的解释。

贞观政要-新解 内容简介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它以记言为主,记录了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等。此外也记载了一些当时实行的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书中所总结的以民生为本、以德治国等治国理念;诚心纳谏、仁心仁政等领导方法和决策艺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等人才选拔艺术;天下为家、戒奢戒贪、善始善终等修养艺术等等,至今都值得各级领导者、管理者借鉴。
《新解贞观政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了《贞观政要》对民本思想、廉洁从政、重才思想、广开言路、管理方略等治国为政策略的解释。

贞观政要-新解 目录

**章 《贞观政要》与民本思想新解
舟、鱼与水之关系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贵顺物情
“割股啖腹”说
张玄素的论据
李世民吃蔬菜素食
弓喻
第二章 《贞观政要》与廉洁从政新解
爱财
“常惧”论
戒奢
防微杜渐
钓饵
“外助”问题

贞观政要-新解 节选

《新解贞观政要:治国为政要览》内容主要包括:**章《贞观政要》与民本思想新解、舟、鱼与水之关系、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贵顺物情、“割股啖腹”说、张玄素的论据、李世民吃蔬菜素食、弓喻、第二章《贞观政要》与廉洁从政新解、爱财、“常瞑”论、戒奢、防微杜渐、钓饵和“外助”问题。

贞观政要-新解 相关资料

粗读《贞观政要》,有关舟水关系的论述,主要有两处:一在《政体》,一在《君臣鉴戒》;一在贞观六年,一在贞观十四年;一为“古语云”,一为“孙卿子日”。两处均见于魏征给唐王的奏折中,引文大致差不多。意思也较为浅显:国君是船,百姓是水。水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当然,这个意思,在魏征的《十思疏》中也有表述:“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之为“舟水关系”,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一些有识之士朴素的民本思想。孙卿子(即荀况)是战国时人,比他更早一些的春秋时代的齐国政治家管仲曾经作过更为准确的描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不知这是否荀子“舟水理论”的思想嚆矢。李世民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乱世”中夺得政权的,他亲眼目睹了民众在改朝换代这一历史过程中的巨大威力,从而深深地产生了对此种伟力由衷的敬畏。魏征作为同一时期另一股政治力量帐下的幕僚,当然也懂得这层道理。这就是在隋末唐初这个特定时期,这个话题被反复提及的一个基本的社会因素。“舟水之论”反映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能看到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依赖、互动),这固然体现了中国早期思想家和政治家的睿智。然而,从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来看,这种“舟水关系”在更深的层次上,体现的倒是它的对立性质。这就是前贤先哲总在“载”与“覆”上作文章的思想底蕴。

贞观政要-新解

政治军事 政治 政治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曾国藩兵法-新解     下一篇:形势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