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研究(第七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乡村研究(第七辑)

中国乡村研究(第七辑)

作者:黄宗智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5334-5276-6

定价:33.5

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目录

中国革命再思考
 岳谦厚 黄欣 “郭四颗事件”与“反封先锋”的构建——关于汾西县霍家坪村土改中贫农致死一案的考察
 吴明煌 中国革命的繁难进程——以昔阳县的合作化运动为例
政治经济变迁
 薛涌 一场肥料革命?——对于彭慕兰“地缘优势”理论的批判性回应
 陈安 1994年税制改革以及对中国农村财政结构的影响
名村今昔
 郭慧玲 赵旭 东张庄的“翻身”:一个华北乡村的社会生活变迁
乡土艺术文化
 常君睿 教育主导的乡土艺术文化变迁——通渭书画热成因研究
社会、文化重组
 吴重庆 信则有,不信则无——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孙村女巫灵力的范围与兴衰
 古学斌 否定政府,重建村庄——中国大陆梅县客家地区自发社区组织的形成
 张卫国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改革开放后中国北方农村已婚妇女与娘家日益密切的关系
乡研新锐
 裴玉成 威服:一个草根企业的权威形塑和日常表演

精彩节选

中国革命再思考
 岳谦厚 黄欣 “郭四颗事件”与“反封先锋”的构建——关于汾西县霍家坪村土改中贫农致死一案的考察
爱德华·卡尔指出:历史是历史学家和事实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现实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对话。所谓“事实”是文本的“事实”,而以语言建构的文本“事实”总是同一定的认识与权力盘缠纠结。对于一件“事实”,无论第一手的表述抑或第二手、第三手的再表述都因其自身的缺陷而带来暖昧和偏袒。语言中包含了政治意图和权力的等级关系,因此历史学家被迫需要解构不同的文本,使其中的各种主客观影响暴露出来(赵世喻,2003)。本文关于中共晋绥边区汾西县霍家坪土改过程中贫农郭四颗被“迫害”致死一案就综合了多种表述,包括官方报刊报道或评论、土改工作组意见、调查组研究报告以及许多事件关系人的回忆。透过这些表述,我们对这一事件究竟能了解些什么?在以“依靠贫农”为基本原则的土改运动中贫农被批致死本身就十分蹊跷。而在这一事件解决过程中该地区土改运动渐入高潮,郭四颗最终被树立成“反封建的先锋战士”,这似乎更值得深入探究。这个犹如乡村故事般发展的事件,掀开了霍家坪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篇章。本文以档案、报刊和口述资料为基本分析依据,通过对“郭四颗事件”的过程的重新梳理,解读这场在具体时空场景中展开的土改运动,并以官方表达和客观性事实两个维度思考中共及其传媒以动员为目的、以身份认同为手段推动土改进程的内在逻辑与社会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