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作者:[美]马克·科尔兰斯基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08683645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9-01-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本书特色

乍看起来,纸更像是一项不可能的发明——将木材或织物分解为细胞质膜纤维,再加水稀释,之后倒在一个平面上任其随意编织,便成了一张纸。但正是这项不可或缺的创造,伴随着人类的需求横空出世,成为记录人类行为和情感的载体,让记忆得以保存,让文明得以传承。在过去的两千年里,造纸原料逐渐丰富多样,从纸莎草纸、羊皮纸、牛皮纸,到印度纸、日本纸、荷兰纸,造纸技术不断革新的同时,更带动了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萌芽和发展。·生长在尼罗河畔的纸莎草,原本是埃及人的食物,为什么会成为制作书写纸的的原材料?·昂贵但不易磨损开裂的羊皮纸,如何取代纸莎草纸而成为一种先进文明的象征,继而带来文字书写方式及字母发音方式的一系列改变?· 曾经钟情于壁画和雕塑的达芬奇,为什么会被人认为“做不成任何事,因为他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纸的发明如何给予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并成就了*个因为纸上画作而闻名于世的天才艺术家?造纸术与印刷业相辅相成,成为推进世界文明发展的源动力,甚至有人说,没有纸,就不会有建筑学,也不会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更是无从谈起。
在这本书里,作者马克·科尔兰斯基带领我们从世纪初的中国汉朝,沿着文明传播的路径,跨越天文、地理、宗教、法律、经济、音乐、绘画等领域,看造纸和印刷技术如何经由亚欧大陆蔓延至整个东西方世界,让文明的传播和传承变得更加高效、迅捷。

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内容简介

乍看起来,纸更像是一项不可能的发明——将木材或织物分解为细胞质膜纤维,再加水稀释,之后倒在一个平面上任其随意编织,便成了一张纸。但正是这项不可或缺的创造,伴随着人类的需求横空出世,成为记录人类行为和情感的载体,让记忆得以保存,让文明得以传承。在过去的两千年里,造纸原料逐渐丰富多样,从纸莎草纸、羊皮纸、牛皮纸,到印度纸、日本纸、荷兰纸,造纸技术不断革新的同时,更带动了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的萌芽和发展。·生长在尼罗河畔的纸莎草,原本是埃及人的食物,为什么会成为制作书写纸的的原材料?·昂贵但不易磨损开裂的羊皮纸,如何取代纸莎草纸而成为一种优选文明的象征,继而带来文字书写方式及字母发音方式的一系列改变?· 曾经钟情于壁画和雕塑的达芬奇,为什么会被人认为“做不成任何事,因为他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纸的发明如何给予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并成就了靠前个因为纸上画作而闻名于世的天才艺术家?造纸术与印刷业相辅相成,成为推进世界文明发展的源动力,甚至有人说,没有纸,就不会有建筑学,也不会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更是无从谈起。在这本书里,作者马克·科尔兰斯基带领我们从世纪初的中国汉朝,沿着文明传播的路径,跨越天文、地理、宗教、法律、经济、音乐、绘画等领域,看造纸和印刷技术如何经由亚欧大陆蔓延至整个东西方世界,让文明的传播和传承变得更加高效、迅捷。

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目录

推荐序 “纸”的全球史见 / III
序 言 技术谬见 / VII
第1 章 生而为人 / 001
第2 章 飞蛾扑火 / 021
第3 章 伊斯兰文化的诞生 / 043
第4 章 萨蒂瓦在何方? / 061
第5 章 两张毛毡间的欧洲 / 073
第6 章 文字于飞 / 093
第7 章 印刷的艺术 / 113
第8 章 走出美因茨 / 127
第9 章 特诺奇蒂特兰和蓝眼恶魔 / 143
第10 章 号声嘹亮 / 157
第11 章 伦勃朗的发现 / 165
第12 章 叛逆的英格兰 / 177
第13 章 由纸带来的独立 / 203
第14 章 狄德罗之诺 / 225
第15 章 黄蜂的邀请 / 245
第16 章 成竹在胸 / 257
第17 章 像绅士一样死去 / 279
第18 章 回到亚洲 / 297
结 语 改变 / 325
大事年表 / 337
致 谢 / 351
参考文献 / 353

一阅千年:纸的历史 作者简介

[美] 马克·科尔兰斯基(Mark Kurlansky)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曾做过《国际先驱论坛报》,《芝加哥论坛报》,《迈阿密先驱报》,《费城询问报》的驻外记者。现居于纽约。曾著有《盐》、《鳕鱼》、《巴斯克人的世界史》、《岛屿组成的大陆:探寻加勒比的命运》、《被选择的少数:欧洲犹太人的复兴》,以及2004年初面市的《1968:撼动世界的一年》。其中,《鳕鱼》获得了詹姆·比尔德食品写作优秀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历史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