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鉴藏指南(套装共2册)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文物鉴藏指南(套装共2册)

中国文物鉴藏指南(套装共2册)

作者:王立军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200122756

定价:620.0

出版时间:2016-07-01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中国文物鉴藏指南(套装共2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出版社出版
★ 王立军是著名的实战型鉴定家,曾获“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倍受观众喜欢,堪称“人民的鉴定家”
★ 作者穷数年之精力,揭示了文物鉴定的秘笈,从专业角度解析了艺术品交易的玄机,旨在将数十年文物鉴定的心得与感悟呈现给大家
★ 本书印制精良、图文并茂,对当今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具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文物鉴藏指南(套装共2册) 内容简介

*** 实战磨出来的专家,我国实战型鉴定家的领军人物。 *** 曾获“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倍受观众喜欢,堪称“人民的鉴定家”。 *** 王立军说:“实际上,中国没有鉴定家……很多人说‘王立军是著名的鉴定家’,我从来不承认。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单位、没有一个组织授予这些人鉴定家的资格……真正的鉴定家必须要市场上去磨练,市场是培养鉴定家的*途径。” 

中国文物鉴藏指南(套装共2册)中国文物鉴藏指南(套装共2册) 前言

  在世界四大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延绵不绝,生生不息。5000 年来,勤劳的人民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创造出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同时也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明载体——文物。
  在传说中的上古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先民们就创制了精美的石器和彩陶,而青铜器的出现更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中华文明由此进入了浓墨重彩的崭新时代,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华文物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奇葩。我们的先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给我们留下了不可计数的瑰宝,这些珍贵的遗产镌刻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默默倾诉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物精妙绝伦。而这光怪陆离的神秘殿堂,人们往往不得其门而入——虽有美物在目,终不能观奇览胜,失之交臂;有时不明真相,甚至被惟妙惟肖的仿品、赝品所蒙蔽。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去追逐曾经泛起的浪花,采撷到闪光的奇珍呢?那就需要具备实用的文物鉴定知识,拥有一双能辨真假的“慧眼”,并了解当今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各种情况。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佣书”和“佣画”等艺术品市场的初级形态;东晋时期,“王羲之以书换鹅”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宋代的皇帝重文轻武,收藏、鉴赏文物成为当时的风尚;明清时期,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萌芽和发展,艺术品市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盛世买古董,乱世藏黄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环境为艺术品市场打造了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艺术品投资和艺术品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品,关注艺术品市场,关注艺术品产业。30 年前,文物收藏队伍很小;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大改变,工人、农民、教师、企业家、演艺界人士、公务员等纷纷加入了这支队伍,原来的小众文化蓦然变成了大众文化,边缘文化变成了主流文化。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中国有超过8000 万人加入到收藏大军中,用“热火朝天”来描述当今的艺术品交易一点也不为过。各类热门藏品竞相问世,各大媒体更是大力追捧,一条条天价艺术品成交的新闻不时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调动着人们的收藏欲望。不过,这个领域与许多领域一样,繁荣景象的背后暗流汹涌,光鲜亮丽的下面充满魑魅魍魉,时常发出不和谐的声音。许多人忙于造假、贩假,各种传统的作伪、作旧的方法与时俱进,与现代科技结合后造假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有的赝品让某些专家也难辨真伪,更别说是普通的收藏爱好者了,打眼的事每分每秒都在发生,使艺术品投资者精神上和物质上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若不具备一定的收藏知识,艺术品交易天天都是愚人节!
  *近几年,我到过全国六七十座城市,为民间收藏者鉴定了超过60 万件藏品,发现绝大部分藏品是赝品,有收藏价值的文物竟然不到10% !更令人震惊的是,许多赝品竟然有文博系统的所谓专家签发的鉴定证书!前段时间曝光的“汉代玉凳”和“金缕玉衣”事件,就是不负责任地签发鉴定证书的代表。
  盲目地相信专家是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大忌。有的收藏者相信来自于博物馆的研究员,殊不知许多研究员在博物馆中只是研究真品,根本不了解市场上出现的新的造假方法。他们的基本功只有标型学,并且把标型学的规则深深印在脑海中,对鉴定艺术收藏品必须掌握的痕迹学几乎没有研究,自然会走眼。我见过有的收藏家一个人手里就有上百件元青花,或上千只鸡缸杯,或上万件玉猪龙……这能是真的吗?这些收藏品竟然都拥有文博系统专家开具的鉴定证书!
  当然,文博系统的研究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拥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又能经常接触到真正的高端文物,如果能深入市场在实践中磨炼,眼力就不一般了,这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鉴定家。我认为,从市场中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实战型专家的眼力更加靠谱,因为这些专家经验丰富,不仅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能经常接触到赝品,而且都有过打眼的经历,对市场上新出现的造假方法能够了解。按照这种理论,其实每个收藏爱好者都有可能成为专家。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艺术品交易市场要多看多练多学习,不冲动,少出手,以免造成损失。
  再则,鉴定家的人品也至关重要。有的专家开具证书纯粹是利益驱使,为了挣鉴定费开具证书,这种专家尤其让人气愤!因此,投资艺术品领域,绝对不要盲目相信专家开具的鉴定证书,鉴定证书并不是真品的保证书。我认为,真正的鉴定家首先要尊重事实,是真就是真,是假就是假。还要敢于说出收藏界背后的真相,敢于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收藏体悟,敢于在众人前直面于收藏的点点滴滴。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艺术 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