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

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

作者:赵宪章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10121031

定价:56.0

出版时间:2013-07-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赵宪章等人编著的《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重大项目的结题成果,意欲探讨当代文艺理论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语言学转向”和“图像时代”到来之后,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艺术与语言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试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出现的一系列文艺问题做出新的解答。本书认为文学语言的艺术性就在于从“言”到“意”中间有一个“象”,由此就以“图像”为中介环节,着力阐述了图像在艺术与语言之间的多重交叉的复杂联系,并从历史和逻辑两个维度上对这种复杂联系进行了理论的揭示和澄明。因此,本书在学术观点上的独到之处可以总体上概括为“文学图像论”。本书的主要内容由四编构成:**编论述文学与语言的关系,第二编论述文学与图像的关系,第三编论述艺术与话语的关系,第四编论述地方文艺与方言的关系。各编的内容之间既有以一贯之的内在逻辑联系,又保持着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本书所研究问题的前沿性和跨学科性决定了无论在理念上或方法上都必须在借鉴和总结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开拓、有所创新。本书正是在这一点上作出了执着的努力和尝试。

艺术与语言的关系研究 目录

导言

**编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研究

  **章  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前提

    **节  对象的界定

    第二节  方法论

    第三节  文学观

    第四节  语言观

  第二章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

    **节  文论史上的三大文学语言观

    第二节  语言中介与文学整体

    第三节  语言中介与文学过程

    第四节  语言中介与文学的审美交流性能

    第五节  语言中介对文学活动的整合作用

  第三章  文学语言的语用特性

    **节  文学语用上的指义性与审美性

    第二节  文学语言的自指用法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曲指用法

    第四节  文学语言的虚指用法

  第四章  文学文本的结构特性

    **节  传统的文本构成论与现代的文本构成论

    第二节  文学文本结构的整体性

    第三节  文学文本结构的审美功能与意指功能的统一

    第四节  文本语言结构的开放性

  第五章  文学语言的生成

    **节  “意”的酝酿

    第二节  “象”的构思

    第三节  “言”的书写

  第六章  文学语言的读解

    **节  文学读解的双重性质

    第二节  文学读解的解释学性质

    第三节  文学读解的美学性质

第二编  文学与图像的关系研究

  第七章  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历史与方法

    **节  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之可能

    第二节  “语~图”关系史及其诸问题

    第三节  语象和图像的统觉共享

  第八章  “语图合体”与“语”“象”关系

    **节  语图合体形态的形成

    第二节  “语”和“象”的重合

    第三节  “语”和“象”的错位

  第九章  汉语言的形象性与“诗画一律”

    **节  内在形象与诗画一律

    第二节  外在形象与诗画一律

    第三节  形象·生理·诗画一律

  第十章  莱辛顷间理论的再阐释

    **节  莱辛的“顷间”

    第二节  汉代绘画中的决定性顷间

    第三节  史前岩画中的一般性顷间

    第四节  宋元文人画中的象征性顷间

  第十一章  语图互仿的顺势和逆势

    **节  拉奥孔之“痛”

    第二节  顺势而为

    第三节  逆势而上

第三编  艺术与话语的关系研究

  第十二章  话语与话语分析

    **节  话语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节  话语分析

  第十三章  艺术作为话语分析的对象

    **节  艺术作为话语

    第二节  对艺术的话语分析

  第十四章  艺术批评话语与视觉性隐喻

    **节  艺术批评话语的视觉性主题

    第二节  视觉转译为话语

    第三节  视觉性与视觉中心主义

  第十五章  艺术批评话语与艺术交流

    **节  对话·交往-艺术交流

    第二节  艺术交流的条件、特征与效力

    第三节  以文学为例:艺术交流的过程与批评的主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艺术 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