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帐钩鉴赏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明清帐钩鉴赏

明清帐钩鉴赏

作者:姚功友

开 本:大16开

书号ISBN:7807350113

定价:180.0

出版时间:2005-12-01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

明清帐钩鉴赏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西泠印社2005年1版1印

★ 帐钩沉淀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帐钩在历史上的实用性贡献,特别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不应也不会被忘记的

★ 书中所收帐钩,为作者耗费十多年,跑遍苏、浙、皖、赣以及云、贵等编僻乡村,寻觅而得

★ 小小帐钩见证了经济兴衰,政治变迁和人民生存状态,是很耐人寻味的

★ 通过帐钩的形制、图案和铭刻文字等,你可看到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人生追求、生活哲学、伦理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

★ 帐钩造型多种多样,富有审美趣味,细心把玩,赏前人之匠心,发思古之幽情,从方寸之间进入古人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

帐钩是民间广泛使用的日常小物件,它随帐而生,有帐才有钩。过去,北方老百姓多睡卧于炕上,不用帐子,因而帐钩极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老百姓都睡在高脚床上,都要张帐子,帐钩也成为千家万户的必用品。帐钩虽小,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凝聚着中华传统文明精神。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和鉴赏视野的扩大,帐钩也引起了收藏家们的关注和喜爱。

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帐子还是我国大众的**用品,帐钩也在发挥着实用功能。只是近二十年来,随着住房的现代化,空调、除尘、防虫等新兴科技用品的普及,帐子以及帐钩才因时退休,进入被遗忘的角落,但是,帐钩在历史上的实用性贡献,特别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不应也不会被忘记的。

帐钩有助于认知历史。帐钩具有时代烙印,存储了大量历史信息。例如,康乾时代的帐钩钩形制大气,材质精良,做工考究,图案优美,充分显示了一派盛世气象,晚清有许多构件质劣工粗,透露了国力衰微、世道动乱民生凋敝的末世征兆。本书作者所藏的一副铝制“老三篇”帐钩,其质地的粗糙和图案的特殊含义,则映现了“文革”时代的动乱氛围。你如果从一位贫困老农手里收购到他家祖传的明代银帐钩,并对历史场景作一番调查,就可以从中窥见一个家族的兴衰。小小帐钩见证了经济兴衰,政治变迁和人民生存状态,是很耐人寻味的。

帐钩是民俗文化、吉祥文化和喜庆文化的象征物,赏玩它有助于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帐钩的形制、图案和铭刻文字等,你可看到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人生追求、生活哲学、伦理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例如,中国传统精神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许多帐钩图文就采用了这三家的成语典故、神话传说和象征形象,通俗地诠释了、宣扬了儒家的忠孝仁爱、佛家的慈悲和合、道家的崇尚自然宁静这些理念和主张。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而不是悲观的,消极的,因而在万事万物中都讲究个“吉祥”,帐钩也不例外,成了吉祥的象征物。充分展现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福禄寿考.家庭和睦,富足美满,子孙昌盛,万事如意等等中国人的共同祝愿和幸福追求.面对林林总总的小帐钩,如同阅读一本小百料全书。可以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感悟到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好和平的精神传统。

赏玩小帐钩,能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艺术享受,中国人的人生是艺术的人生,喜欢把平凡的生活加以美化、艺术化,其表现之一就是对任何一件实用器物都要来一番装饰,使之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一幅幅帐钩,无不是一个个精美的艺术世界。它那构成整体形制的线条圆浑而润泽,钩弯弧线优美自然,即使无关紧要的钩喙也制成了各种生动的动植物造型。特别是钩板部位,更是集中体现了帐钩艺术的华彩,其外廓造型多种多样,有如意头形、矩形、宝瓶形、花篮形、博古形、圆形、钟形、无边形……真可调一器一形,并具有不同的象征意味。构板的画面,运用了中国书法的线条、绘画的构图,雕塑的造型等艺术语言,采用了浮雕,圆雕,线刻,镂空等精湛工艺,把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鱼虫、成语诗句表现得栩栩如生,显示了或古拙、或空灵、或精致、或写意的多种风格和神韵,从而具象地或喻象地传达了吉祥的寓意,一钩在手,细心把玩,赏前人之匠心,发思古之幽情,从方寸之间进入古人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从而暂时远离了现世的喧器,平息了浮躁的心情,这难道不是一次愉快的艺术之旅、审美享受吗?

明清帐钩鉴赏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30年专注于中国民俗文物的收集与研究,建构了明清帐钩的特色收藏系列。帐钩沉淀着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制作精美,雅俗共赏。书中每件帐钩都配有清晰图片及详细介绍,说明年代,质地及市场参考价格,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对此类收藏爱好者有指导参考作用。
账钩是民间广泛使用的日常小物件,它随账而生,有账才有钓。过去,北方老百姓多睡卧于炕上,不用账子,因而账钓极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老百姓都睡在高脚床上,都要张账子,账钓也成为千家万户的必用品。账钓虽小,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凝聚着中华传统文明精神。近年来,随着文物收藏和鉴赏视野的扩大,账钓也引起了收藏家们的关注和宏爱。本书作者姚功友先生,就花了十年工夫,跑遍苏、浙、皖、赣以及云、贵等编僻乡村,寻寻觅觅,孜孜以求,寻得数百件明清以来账钓的精品佳构,其用心之专、用力之勤、鉴识之精,网罗之富,令人钦叹。

明清帐钩鉴赏 目录

【阿福图】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收藏/鉴赏 其他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