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邮票图鉴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中国邮票图鉴

新中国邮票图鉴

作者:悦古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5652041

定价:98.0

出版时间:2012-07-01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新中国邮票图鉴 本书特色

《新中国邮票图鉴》指出我国邮政走出怎样的改革道路,我国邮票的制造、发行发展为何种模式,虽然邮票的繁荣时代一去不复返,由于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历史记录和曾经的国家名片,仍然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也会永远在国家和民众之中流传。因为,这是历史的收藏,更是收藏了历史!那么,让我们一起在悦古编著的书里看看中国的历史吧!

新中国邮票图鉴 内容简介

《新中国邮票图鉴》分邮票、明信片和实寄封等章节对新中国邮票做全面介绍。全书体例清晰,对邮票的发行年代、规格、面值、品相及收藏价值均有阐释,图文对照,资料全面,适合邮票收藏爱好者阅读。

新中国邮票图鉴 目录

一、“纪”、“特”邮票1
(一)“纪”字头邮票3
(二)“特”字头特种邮票29
二、“文革”邮票45
(一)“文”字邮票49
(二)编号邮票55
三、“J”字头纪念邮票60
四、“T”字头特种邮票90
五、按年份编号纪念、特种邮票126
六、小本票220
七、普通邮票227
八、东北贴用普通邮票237
九、旅大贴用238
十、个性化专用邮票239
十一、小版张243
十二、加字改值邮票268
十三、欠资邮票271
十四、航空邮票272
十五、军用邮票273
十六、包裹邮票274
十七、自动化邮票275

新中国邮票图鉴 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邮电通信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邮政业务量都有大幅度增长。1988年与1949年比较,邮政业务总量由69500万件发展到了3149900多万件,增长了44倍,业务收入达323000多万元,增长了35倍。其中:函件由59000万件发展为597000万件,增长了9倍;包件由277万件发展到10500万件,增长了37倍;汇票由447万张发展到17500多万张,增长了38倍;报刊发行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邮发合一时的8900万份,发展到2516000多万份,增长了280多倍。近几年还陆续开办了特快专递、电子信函、邮政快件业务,恢复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均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国际邮政通信方面也有很大发展。目前,我国已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通邮关系,年收寄国际函件8200多万件,包件近60万件。中国集邮总公司向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中国邮票,我国邮政还同160多个国家交换邮票。
40年来,邮政固定资产由5亿元增加到20亿元。改革开放的十年邮政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前三十年的总和。邮政服务机构达52800处,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一倍,其中农村地区占80%以上,增加了60多倍,从而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广大农村和边疆地区不通邮的局面。
全国邮路总长度达150多万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7倍。目前,具有自备火车邮箱500多辆,邮运汽车9600多辆,机动邮船15艘,加上委托民航运邮,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一个水陆空邮政运输网。
虽然我国邮政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集邮事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关键的就是通信工具的大改进,通信设备的大发展所带来的突飞猛进的社会大发展所造成的局面。
邮票自从发行以来就承担了主要的通信功能,人们和亲友交流,往往通过信件来传递信息。商品经济发展初期,许多人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就读,需要和家人报告学习情况和问候沟通;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后,许多人纷纷到外地打工,经常需要写信回家;年轻人自由恋爱,为了表达自己对对象的爱慕,经常需要写信告白……邮寄信件成为人们思想感情沟通的主要途径,邮票也成为人们经常消费的对象。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高科技的直接运用,许多过去先进的东西,转眼就被更先进的东西所代替,科学技术是众所认可的生产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今,电话、手机成为社会通信的主要工具,大有超过邮政通信联系的趋势。21世纪开始,电脑成为普通的办公方式,互联网的发展、邮箱网络的发展、QQ通信方式的普及,以及其他众多的通信平台的出现,多方面、全方位地冲击过去单一的邮政通信方式,真正实现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的结果,是邮政通信一蹶不振,邮票的积极功能迅速降低,几乎在很多领域丧失了使用价值,每年印制的邮票几乎没有多少消耗,大批邮票都沉积在市场里,导致集邮仅仅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行为。
近几年,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称为自动化邮票的新品种——PC-STAMP。大型客户在单位足不出户,便可通过互联网购买邮资,并在办公室的打印机里打印邮票,满足了客户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自动化邮票简称ATM,国内俗称电子邮票。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1961年的法国。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收藏/鉴赏 邮票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