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命题作文审题技法

首页 > 作文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2010-04-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命题类型】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2005重庆】《自嘲》,【2006辽宁】《肩膀》,【2007福建】《季节》,【2008江苏】《好奇心》,【2009山东】《见证》,【2009四川】《熟悉》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2005天津】《留给明天》,【2007江苏】《怀想天空》,【2008浙江】《触摸都市》,【2009江苏】《品味时尚》,【2009湖南】《踮起脚尖》;【2006北京】《北京的符号》,【2007湖南】《诗意地生活》,【2008天津】《人之常情》,【2008重庆】《在自然中生活》,【2008湖北】《举手投足之间》;【2006江苏】《人与路》,【2007四川】《一步与一生》,【2009重庆】《我与故事》等。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2005辽宁】《今年花胜去年红》,【2006上海】《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天津】《有句话常挂在嘴边》,【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007山东】《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2007辽宁】《我能》,【2008安徽】《带着感动出发》,【20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还有2009年两个半命题作文题也属于句子式命题,【2009福建】《这也是一种》,【2009湖北】《站在的门口》。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007安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题目自定。2、文体自选。3、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不得抄袭。

  2、不完全命题作文

  只给出题目的一半,要求考生补全后再作文

  【2009湖北】23、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④不少于800字。

  3、材料式命题作文

  先给出一段材料,也可以说是理解题目的导语,然后再让考生以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

  【2009北京】23、作文(60分)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十个外,题材不限。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2005辽宁】《今年花胜去年红》,【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007山东】《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20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等。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2005北京】《说“安”》,【2006湖南】《谈意气》,【2008江苏】《好奇心》,【2008天津】《人之常情》,【2008湖北】《举手投足之间》等。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多的是指其中的比喻、象征等隐含意义,如【2005天津】《留给明天》,【2006江苏】《人与路》,【2007福建】《季节》,【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2008浙江】《触摸都市》,【2009湖南】《踮起脚尖》,【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2006江苏】《人与路》,【2007四川】《一步与一生》,【2008山东】《春来草自青》,【2009重庆】《我与故事》等。

  【审题策略】

  1、从标志性词语中辨明体裁。

  议论文:题目中有“谈”、“说”、“读”、“论”、“议”、“批”、“斥”、“驳”、“反对”、“评”、“感”等字眼,或涉及的是抽象的概念、道理、问题、主张等,大多适合写成议论文,如【2005北京】《说“安”》,【2006湖南】《谈意气》;【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2009江苏】《品味时尚》等。

  记叙文:题目中有“记”、“传”、“忆”“赞”、“颂”、“怀念”、“难忘”等字眼,或涉及到的是人、物、事、景、地点、时间或场面等,一般适合写记叙文,如【2008天津】《人之常情》,【2009山东】《见证》,【2009重庆】《我与故事》等。

  抒情散文:还有一些题目,往往使用比喻、象征等方法,情感性比较浓郁,很适合写成抒情散文。如【2005天津】《留给明天》,【2007江苏】《怀想天空》,【2007湖南】《诗意地生活》,【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008安徽】《带着感动出发》,【2008浙江】《触摸都市》等。

  2、从语法结构中明确重点。

  (1)如果题目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要搞清它的含义及所涉及的范围。

  如《说“安”》,“说”,说明要求写成议论文,“安”的范围很广,可以用增补法化大为小,选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词语作为作文内容。如安静、安分、安宁、平安、安逸、安乐、安全、安心、安于本分、安定团结、安享晚年、心安理得、安于现状、小富则安、国泰民安等等。在立意时要注意的是切勿面面俱到,囫囵吞枣;只需侧重一二,深入挖掘即可。

  (2)如果题目是几个词构成的,要分析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明确题目的中心所在。

  如【2009重庆】《我与故事》,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语,它要求我们写出故事给“我”的感动或启迪,写出“我”在故事中的思考或成长。

  又如【2008重庆】《在自然中生活》,是一个偏正关系的词语,重心在限制性词语上,即“在自然中”,包括自然界、不经干预的状态、闲适惬意的心境等。

  再如【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是一个主谓关系的句子,重心在宾语,即“隐形的翅膀”,所以必须弄明白“隐形的翅膀”是什么,有助于你的什么。

  还如【2005天津】《留给明天》,是一个动宾关系的短语,重心在动词“留”,即把什么留给明天,是崇高的精神、美好的传统,是丰富的物质、充裕的资源,还是发达的科学、优良的环境?再如【2005辽宁】《今年花胜去年红》,是一个动补结构,重心在谓语“胜”字,因此,必定要用对比的方法,写出生活的今胜昔,事物的新胜旧,人物的坏转好。

  (3)如果题目是一个不完整结构(半命题),着力点就在省略部分上。

  如【2009福建】《这也是一种》,这种不完整的命题,其中心就在于考生补充齐全的部分;如《这也是一种高尚》、《这也是一种进步》、《这也是一种爱》……,它们的审题重心就在“高尚”“进步”“爱”。当然限制性词语“也是”也很重要,注意它的言下之意。

  又如【2009湖北】《站在的门口》,所需补充的可以使具体的地点,如考场、商场、家、书店……,也可以使抽象的话题,如诱惑、成功、责任、爱、抉择、机遇、理想、诚信……,如果是后者,审题的重心就在于如何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

  3、从关键字眼中把握题目的指向性。

  如【20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必须扣住关键字眼“不要轻易说”,也就是说生活中可以说“不”,但不能“轻易说”,因为有时候说“不”也许是一种坚守、勇敢、执着、抗争,而有时候说“不”则是一种退缩、懦弱、蛮干、无谓的牺牲。所以该说时就说,不该说时决不说——理智、智慧地说“不”,即“不要轻易说‘不’”。

  有如【2009福建】《这也是一种》,其重心在于补全部分,但关键字眼还是限制性词语“也是”,它隐含着一种“新解”或“别解”,它的言下之意是立意构思成败的基础。如果写《这也是一种爱》,那么你得考虑“也是”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你所写得那种“爱”与我们常见的或通常理解的“爱”表现不一样,例如鲁迅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那种“痛心的爱”,父母对小孩跌倒大哭而不理不睬、任其自己爬起来的那种“狠心的爱”,老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而冷言讽语地刺激的那种“苦心的爱”,等等。

  4、从修辞手法中挖掘深层含义。

  如【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必须挖掘题目中“这道坎”的深层含义,只有把它的含义具体化、明确化,才能审题清楚;我们可以将其寓意(比喻义)理解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艰难、挫折”,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甚至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等,考生既可以从小处(个人或家庭)入手,也可以从大处(社会或国家民族)着眼,同时可联系古圣先贤的人生经历,如屈原的放逐、司马迁的宫刑、陈子昂的怀才不遇、苏轼的屡遭贬谪、文天祥的逃亡、蒲松林的落第、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汶川地震灾难、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受阻、666农药发明的665次失败、诺贝尔实验炸药导致实验室爆炸等等;明确之后,选择其一,即可成文。

  又如【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也是一道典型的比喻型的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挖掘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词语的深层含义:一是“春光”,二是“妈妈”,三是“看妈妈”,三点缺一不可。首先,“春光”可实可虚,实指春天的美好事物(如淡香的康乃馨、甜美的巧克力),虚指骄人的成绩、丰硕的成果、顽强的拼搏、美好的情感等;其次,“妈妈”也是可实可虚,实指赐予生命的妈妈、谆谆教诲的良师、临危济困的路人,虚指山水灵动的自然、亲情弥漫的故乡、欣欣向荣的祖国;第三就是“看妈妈”,关键是如何理解“看”字,题目中的“看”有“回报、感恩、反哺、报效”之意,而不仅仅是“看望”。因此,只有将整个题目的深层含义都发掘出来,才能够全面准确地审清题意。

  再如【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道题中的“隐形的翅膀”就是一个比喻或象征,先必须弄清楚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来。根据题目给出的歌词材料:“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我们基本可以判断“隐形的翅膀”可以比喻为“理想、信念、梦想、自信、执着、坚守、勇敢、无畏、毅力、恒心、智慧……”,也可以理解为“父母的关爱、良师的教导、朋友的警醒、他人的帮助、社会的宽容、国家的强盛……”,也可以是“真善美的力量、偶像的榜样作用、曾经许下的诺言……”,还可以实指个人的特长,如“绘画、音乐、舞蹈、运动技能……”,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引领我“飞翔”的“翅膀”,助推我前行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