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空心铁管做凳腿的凳子,它的每条凳腿的下端都套有塑料帽.对所套塑料帽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减小对地面的压强C.减小凳腿底端-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控制噪声的途径/2019-12-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空心铁管做凳腿的凳子,它的每条凳腿的下端都套有塑料帽.对所套塑料帽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减小凳腿底端硬度,保护地板
D.减小挪动时的噪声
题型:单选题  难度:中档

答案

A、用空心铁管做凳腿的凳子,它的每条凳腿的下端都套有塑料帽,无论加上什么东西都不能减小压力,故本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每条凳腿的下端都套有塑料帽,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避免凳腿底端与地板直接接触,从而减小凳腿底端硬度,保护地板,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由于塑料较轻,挪动时可以减小噪声,故本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空心铁管做凳腿的凳子,它的每条凳腿的下端..”主要考查你对  控制噪声的途径,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控制噪声的途径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考点名称:控制噪声的途径

  •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

    措施 实例
    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给机器加橡皮垫来吸收它的振动:给汽车和摩托车安装消声器等
    在传播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即阻断它的传播) 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在人耳处减弱) 人在工作时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

  • 噪声现象的识别与控制措施的判断方法:
    (1)明确噪声的含义

    (2)从物理学角度和环保角度两个方面理解噪声

    (3)减少噪声的三个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 噪声的利用:
    噪声一向为人们所厌恶。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利用噪声造福人类。

    (1)利用噪声除草
    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这种噪声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2)利用噪声发电
    噪声是一种能量的污染,比如噪声达到160dB的喷气式飞机,其声功率约为10000W;噪声达140dB的大型鼓风机,其声功率约为100W。“聚沙可成塔”,这自然引起新能源开发者的兴趣。科学家发现人造铌酸锂具有在高频高温下将声能转变成电能的特殊功能。科学家还发现,当声波遇到屏障时,声能会转化为电能,英国的学者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制造了鼓膜式声波接收器,将接收器与能够增大声能、集聚能量的共鸣器连接,当从共鸣器来的声能作用于声电转换器时,就能发出电来.看来,利用环境噪声发电已指日可待。

    (3)利用噪声来制冷
    大家都知道,电冰箱能制冷,但令人鼓舞的是,世界上正在开发一种新的制冷技术,即利用微弱的声振动来制冷的新技术,第一台样机已在美国试制成功。在一个结构异常简单,直径不足1m的圆筒里叠放着几片起传热作用的玻璃纤维板,筒内充满氦气或其他气体。筒的一端封死,另一端用有弹性的隔膜密闭,隔膜上的一根导线与磁铁式音圈连接,形成一个微传声器,声波作用于隔膜,引起来回振动,进而改变筒内气体的压力。由于气体压缩时变热,膨胀时冷却,这样制冷就开始了,不难设想,今后的住宅、厂房等建筑物如能加以考虑这些因素,即可一举降伏噪声这一无形的祸害,为住宅、厂房等建筑物降温消暑。

    (4)利用噪声除尘
    美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功率为2kW的除尘报警器,它能发出频率2000Hz、声强为160dB的噪声,这种装置可以用于烟囱除尘,控制高温、高压、高腐蚀环境中的尘粒和大气污染。

    (5)利用噪声克敌
    利用噪音还可以制服顽敌,已研制出一种“噪音弹”,能在爆炸间释放出大量噪音波,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暂时昏迷,该弹可用于对付恐怖分子,特别是劫机犯等。

    (6)利用噪声诊病
    美妙、悦耳的音乐能治病,这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噪声怎么能用于诊病呢?科学家制成一种激光听力诊断装置,它由光源、噪声发生器和电脑测试器三部分组成。使用时,它先由微型噪声发生器产生微弱短促的噪声,振动耳膜,然后微型电脑就会根据回声,把耳膜功能的数据显示出来,供医生诊断。它测试迅速,不会损伤耳膜,没有痛感,特别适合儿童使用。此外,还可以用噪声测温法来探测人体的病灶。

    (7)利用噪声有源消声
    通常所采用的三种降噪措施,即在声源处降噪、在传播过程中降噪及在人耳处降噪,都是消极被动的。为了积极主动地消除噪声,人们发明了“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它的原理是:所有的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种声音,其频谱与所要消除的噪声完全一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相差180°),就可以将这噪声完全抵消掉。关键就在于如何得到那抵消噪声的声音。实际采用的办法是:从噪声源本身着手,设法通过电子线路将原噪声的相位倒过来。由此看来,有源消声这一技术实际上是“以毒攻毒”。

考点名称: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 计算公式:
    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 对压强公式的理解:
    1.此公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即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都可用此公式。

    2.此公式中各物理量单位分别是p→Pa、F→N、s→m2。在计算物体的压强时,只有当F的单位为N,S 的单位为m2时,压强的单位才能是Pa,因此在计算中必须统一单位。

    3.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强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 104N。

    4.公式中的,是压力而不是重力。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也不应把公式直接写成,而应先注明F=G得:

    5.公式中的受力面积S,是指受力物体发生形变的那部分面积,也就是两物体的实际接触面积,而不一定是受力物体的表面积。如图所示,一个圆台形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采用A、B两种方式放置,对地面的压力不变,但图A中受力面积是S2,图B中受力面积为S1,而它们都与水平地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