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L水,这些水相当于________m3,约________kg;水还是神奇的“魔术师”,冬天“滴水成冰”、春天“冰雪消融”,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谁实际上-九年级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光的反射现象/2019-12-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L水,这些水相当于________ m3,约________ kg;水还是神奇的“魔术师”,冬天“滴水成冰”、春天“冰雪消融”,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看,谁实际上是分别经历了________和熔化的变化过程;“半城山、半城水”的芜湖也因水而灵,镜湖之水宁静如“镜”,可以照见景物的倒影,“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中档

答案

2×10-3,2,凝固;反射,虚像;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水是生命之源,普通人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L水,这些水相当于______..”主要考查你对  光的反射现象,凝固现象,密度公式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光的反射现象凝固现象密度公式的应用

考点名称:光的反射现象

  • 光的反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现象:
    桥在水中的倒影、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等。

    光反射图中一点、二角、三线的认识:
    如图所示,要弄清一点(入射点)、二角(反射角、入射角)、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涵义。一点:指入射点,用字母O表不。二角:指入射角i和反射角r。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三线:指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NO。法线是通过入射点作的垂直于反射面的虚线,这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没有具体的物理含义,但在确定入射角、反射角时法线却是关键。因为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考点名称:凝固现象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放热。如水结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凝固点:
    晶体开始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

    凝固条件:(1)达到晶体的凝固点。(2)不断放出热量。

    生活中的凝固现象:水变成冰

考点名称: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公式的应用:
    (1)利用m=ρV求质量;利用V=m/ρ求体积

    (2)对于密度公式,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①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②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④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 密度公式的应用:
    1. 有关密度的图像问题
    此问题一般是给出质量一体积图像,判断或比较物质密度。解答时可在横坐标(或纵坐标)任选一数值,然后在纵坐标(或横坐标)上找到对应的数值,进行分析比较。
     例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一V图像,由图像可知(   )
    A.ρ
    B.ρ
    C.ρ
    D.无法确定甲、乙密度的大小

    解析:要从图像直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目前还做不到,我们要先借助图像,根据公式ρ =总结规律后方可。
    如图所示,在横轴上任取一点V0,由V0作横轴的垂线V0B,分别交甲、乙两图线于A、B两点,再分别从A、B两点作纵轴垂线,分别交纵轴于m、m两点。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 ,因为m<m,所以ρ甲<ρ乙,故C正确。

    2. 密度公式ρ =及变形、m=ρV的应用:
    密度的公式是ρ =,可得出质量计算式m=ρV 和体积计算式。只要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就可以代入相应的计算式进行计算。审题时注意什么量是不变的,什么量是变化的。
    例2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 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_____,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______。
     解析:氧气用去一半,剩余部分仍然充满整个氧气瓶,即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所以氧气的密度变为 2.5kg/m3。煤油倒去一半后,体积质量同时减半,密度不变。
    答案:2.5kg/m3;8kg;0.8×10kg/m3

    3. 比例法求解物质的密度
       利用数学的比例式来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比例法”。能用比例法解答的物理问题具备的条件是:题目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由初始状态到终结状态的过程中至少有一个量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量是由初始状态变成终结状态的桥梁,我们称之为“中介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