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图1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MN像M′N′;(2)如图2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0点坐井观天,请在乙图中画出表示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的两根光线,并用箭头标明-物理

题文

(1)在图1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MN像M′N′;
(2)如图2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0点坐井观天,请在乙图中画出表示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的两根光线,并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MN的端点M、N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M′、N′,连接M′、N′点即为物体MN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2)图中黑点O表示青蛙的位置,将O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O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在图1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MN像M′N′;(2)如图2甲..”主要考查你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考点名称: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 平面镜成像作图依据原理:
    1.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相反;(5)成虚像。

    作图规范化要求:
    1.平面镜的反射面和非反射面不能混淆,平面镜的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
    2.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行进的方向。实物用实线表示。
    3.虚像、法线和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4.为了表示实物和虚像的对称点,实物和虚像都要标上箭头或字母。
    5.要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平面镜成像作图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与物体之间相对于镜面总是对称的”作图,我们称这种作图方法为对称法;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即根据光的传播路线作图,我们称这种作图方法为光路图法。
    例1: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如图1所示,请作图找出发光点的位置。

    方法一:对称法
    ①将两条反射光线向镜后反向延长(注意:镜后的反向延长线必须用虚线),使之交于S'点;
    ②由S'点向镜面作垂线,使之与镜面交于O点,再由O点向镜前延长到S点,使SO=S'O(注意:发光点与虚像点之间的连线必须用虚线),则S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如答图1所示)。

    方法二:光路图法
    ①分别由两条反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向镜面作垂线(即法线)。
    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相交得到的点即为发光点(如答图2所示)。
    注意:法线必须用虚线,入射光线必须标出传播方向。

    例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2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分析:本题要求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若题目没有特别要求根据哪种原理作图,我们也可以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方法一:对称法
    ①在物体AB上确定两个(或多个)能描述物体形状的点AB(或多个点)。
    ②分别由AB两点(或多个点)向镜面作垂线,并延长至镜后A'B'(或多个点),使镜后各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与镜前各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用虚线连接镜后各对称点即可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答图3所示)。
    注意:物点和像点之间的连线必须用虚线,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必须用虚线。若物体有方向,则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也必须标出方向。
    方法二:光路图法
    ①在物体AB上确定两个(或多个)能描述物体形状的点AB(或多个点)。
    ②分别由AB两点向镜面作两条入射光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每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③分别将作出的每条反射光线向镜后反向延长并交出A'B'两点(或多个点),用虚线连接A'B'即可得到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如答图4所示)。
    注意:法线、镜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及物体成的像都必须用虚线。若物体有方向,则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也必须标出方向。

考点名称: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 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在电影院中可以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由现实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生活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3.光线: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经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箭头的方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如图所示。光线的几何作图起着重要作用,在光的直线传播、反射与折射以及研究透镜成像中,都是必不可少且要反复用到的。应注意的是,光线不是实际存在的实物,而是在研究光的行进过程中对细窄光束的抽象。它是人们研究光现象的一种方法,即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 光的传播规律有三: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两束光在传播过程中相遇时互不干扰,仍按各自途径继续传播,当两束光会聚同一点时,在该点上的光能量是简单相加。

    (3)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 日食、月食的成因
    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月亮背后会形成长长的影子。如图所示,月亮在地球的影子分为两部分,中心的区域叫做本影,外面的区域叫做半影。位于半影区的人看到的是日偏食;位于本影区的人看到的足日全食;若地月之问距离较远时,还会看到日环食。同样的道理.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阳光,就会形成月食。 ]补充月食有全食和偏食,但没有环食,这是因为地球的影子很长,大于月地之间的距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