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自主学习“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有一个小组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345678910水温(℃)……9495969798999999(1)-八年级物理

题文

四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自主学习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有一个小组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实验中水的温度没有达到
1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3)通过这个实验他们得出水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这个实验他们联想到了生活中当水烧开了以后,继续用大火烧_______(填“可以、不可以”)提高水的温度。

题型:实验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99℃   实验时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水太多、水的初温太低(符合题意就可以)
(3)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4)不可以

:(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第8分钟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水已沸腾,故其温度为99℃;
水的沸点跟大气压有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
(2)造成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水的初温太低,加热时烧杯没有加盖造成了热量的散失等.
(3)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
(4)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点评: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要学会通过记录数据画出曲线图,并能通过数据或图象准确找出沸点温度,同时知道如何缩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从而使实验进行更顺序.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四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自主学习“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有一个小组对..”主要考查你对  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

考点名称: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

  • 光的色散
    1.色散: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2.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如图乙所示)。

     
    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是光的三原色。
    2.色光的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种色光合成。但红、绿、蓝三种色光却能够合成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只要适当调配它们之间的比例即可。色光的合成在科学技术中普遍应用,彩色电视机就是一例。它的荧光屏上出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色点组成的。显像管内电子枪射出的三个电子束,它们分别射到屏上显不出红、绿、蓝色的荧光点上,通过分别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强度,可以改变三色荧光点的亮度。由于这些色点很小又靠得很近,人眼无法分辨开来,看到的是三个色点的复合.即合成的颜色。
         如图所示,适当的红光和绿光能合成黄光;适当的绿光和蓝光能合成青光;适当的蓝光和红光能合成品红色的光;而适当的红、绿、蓝三色光能合成白光。因此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
       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