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面的探究性实验(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玲玲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进行实验与收-八年级物理

题文

完成下面的探究性实验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玲玲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 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a甲所示,进行实验.玲玲按照图a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l
   2
   3
   4
物距u/cm
  4.2
  5.0
  6.8
 10.0
像距/cm
  3.7   
  4.5  
  6.3  
 9.5  
【分析与论证】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
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 cm.
(2)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如图b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ab的运动方向.
   
步骤一: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b甲所示,电流计指针____,这是因为                  .
步骤二: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b乙所示,电流计指针____,这是因为                       .
步骤三: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b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

题型:实验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不正确   0.5   
(2)不偏转   开关没有闭合  不偏转  导体ab没有切割磁感线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物距是蜡烛到P反射面的距离,而像距是像到Q反射面的距离,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4.2-3.7)cm=0.5cm.
磁感线由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图b甲所示,开关没有闭合,所以不会有电流产生;图b乙所示, 导体ab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有电流产生;图b丙所示,导体ab切割磁感线,所以会有电流产生。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完成下面的探究性实验(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玲玲同学..”主要考查你对  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原因

考点名称: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

  • 光的色散
    1.色散: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2.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如图乙所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