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喝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距-九年级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声音的传播/2019-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喝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___(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探究题  难度:偏难

答案

(1)固体能够传声
(2)金属的传声性能优于棉线
(3)棉线停止振动
(4)①ad 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③没有保持琴弦的材料相同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喝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主要考查你对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考点名称:声音的传播

  •  介质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任何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
    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状态 固体 隔墙有耳
    液体 说话声吓跑游鱼
    气体 人与人相互交谈

  • 声波水波类比
    水波(铅笔轻点水面) 声波(击鼓)
    振动源 铅笔 鼓面
    传播介质 空气
    现象 形成一圈一圈的波动向外传播 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外传播

  • 理想化实验法研究声的传播:
      理想化实验法就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在物理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直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究的物理规律。应用这种科学方法探究和认识物理规律时往往分两步:
    (1)根据实验目的尽量创造条件.设计并操作实验,为探究或验证某一物理规律取得可靠的实验事实;

    (2)在获取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实验,并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实验结果(或结论)。如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实验现象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但最后还是能听到声音,主要原因是实验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以及周围的固体还能传声。这时推理就显得很重要了,它能够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结论。
    例 关于下面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入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解析 在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里面空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里面闹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如果玻璃罩里面的空气被抽光,我们就无法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进一步研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B是用转换法表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C项实验表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项中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故A正确。
    答案 A

考点名称:声音的产生

  • 声源: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是声源。
    ①钢琴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的;
    ②笛子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③哺乳动物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④蝉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发声;
    ⑤鸟靠鸣膜振动发声;
    ⑥蟋蟀靠翅膀相互摩擦发声;
    ⑦蜜蜂、蚊子、苍蝇在飞行时才有声音,是因为它们飞行时翅膀在振动,如图所示。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 由于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停止 振动停止,发生停止
    发声体 是一切正在振动的固体,液体,气体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 概念的理解:
    1. 不同发声体的发声部位一般不同。
    2.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存在并继续传播。

    转换放大法理解振动发生:
       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现象,通过某种方式把它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放大法,是我们探究问题经常采用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例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