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发现近来家里的台灯发光变暗了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灯丝升华变细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总功率增大C.灯丝电阻变小D.灯丝表面部分钨先升华后凝华在灯泡内壁上-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升华现象/2020-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小明发现近来家里的台灯发光变暗了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灯丝升华变细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总功率增大
C.灯丝电阻变小
D.灯丝表面部分钨先升华后凝华在灯泡内壁上,导致灯泡透光能力下降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答案

C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明发现近来家里的台灯发光变暗了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主要考查你对  升华现象,电阻的定义,电功率,额定功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升华现象电阻的定义电功率,额定功率

考点名称:升华现象

  • 定义:
    在物理学中,升华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

    生活现象:
    1.冬天,冰冻的衣服(结了冰)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
    2.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3.冬天,0℃或以下(未达到熔点)雪人会逐渐变小。
    4.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
    5.碘受热升华为紫色的碘蒸气。
    6.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

  • 特点: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

考点名称:电阻的定义

  • 电阻:
    1. 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不同,阻碍作用越大,导电能力越弱,电阻越大。

    2. 导体的电阻用字母R表示,电路中的符号用表示。

  • 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常见用电器 电阻R/Ω
    白炽灯(15w) 3227
    白炽灯(60w) 807
    电熨斗(600W) 80.7
    电烤箱(900W) 54
    电炉(1000W) 48.4

  •  

  • 电阻率:
        材料在长为1m,横截面积为1mm2,温度为20℃ 时的电阻值称为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电阻率,电阻率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即是说在温度、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导体有不同的电阻。忽略温度的影响,求物体的电阻我们常用计算,由此易知,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对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

    电阻的分类:
    电阻分为定值电阻和可变电阻(阻值可调)。
    (1)定值电阻简称为电阻,与之对应的是电阻器,元件符号是
    (2)可变电阻,阻值大小可以调节,与之对应的是变阻器,元件符号是
    变阻器一般分为滑动变阻器、变阻箱和电位器三种,最常见的是滑动变阻器,学生实验中常采用滑动变阻器。

考点名称:电功率,额定功率

  • 电功率:
    1. 定义:
    电流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 单位:国际单位:瓦(W),常用单位千瓦(kW),1kW=1000W

    额定功率:
    1. 定义: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它的值为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可能会损坏;若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则用电器可能无法运行。

  •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知识点 内容
    额定功率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即用电器上标明的电压值就是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即用电器上标明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它可能与额定电压相等,也可能比额定电压大或者小;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它可能与额定功率相等,也可能比额定功率大或者小
    灯泡亮暗的比较 若灯泡都能正常发光,则额定功率大的比较亮,因为灯泡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额定功率大的灯泡,实际功率就大,灯泡就亮
    若灯泡串联且不能正常发光,电阻大的灯泡较亮。因为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就越大,在串联电路中,由于各处电流相等,根据P=I2R 知灯泡的电阻越大,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
    若灯泡是并联的且不能正常发光,电阻小的灯泡较亮。在并联电路中,由于各支路两端的电 压相等,根据P=,灯泡的电阻越小,灯泡的 实际功率就越大,灯泡就越亮
    补充:实际生活中的照明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并联的用电器越多,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就越小,在总电压不变的条件下,电路中的总电流就越大,因此输电线上的电压降就越大,这样,分给用电器的电压就越小,每个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也就越小。所以灯开的少时比灯开的多时要亮些。晚上七八点钟,大家都用电灯照明,所以电灯发的光就比深夜时的暗。

  • 灯丝通常在开灯瞬间被烧断的原因:
        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变化几摄氏度或几十摄氏度,电阻变化不过百分之几,可忽略不计,但电灯的灯丝(钨丝)不发光时(温度几十摄氏度),电阻较小,正常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较高,达 2000℃左右,电阻值就要增大许多倍。在刚接通电路的瞬间,灯丝的温度还没有升高,由于电阻还很小,通过灯丝的电流要比正常发光时大得多,根据P=U2/R,这时实际功率最大,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所以通常灯丝容易在开灯时的瞬间烧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