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流行趋势,我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B.用消毒-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升华现象/2020-01-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近来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流行趋势,我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
A.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
B.用消毒液擦拭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凝华现象
C.用醋熏教室时,在教学楼外面可以闻到气味,这是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用醋熏教室时,加热使醋温度升高,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
题型:单选题  难度:偏易

答案

C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近来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流行趋势,我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主要考查你对  升华现象,凝华现象,扩散现象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升华现象凝华现象扩散现象

考点名称:升华现象

  • 定义:
    在物理学中,升华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

    生活现象:
    1.冬天,冰冻的衣服(结了冰)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
    2.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3.冬天,0℃或以下(未达到熔点)雪人会逐渐变小。
    4.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
    5.碘受热升华为紫色的碘蒸气。
    6.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

  • 特点: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

考点名称:凝华现象

  • 定义:
    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

    常见凝华物质:气态碘、水蒸气、气态钨、气态萘等。

    常见凝华现象:
    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黏附在物体上形成的。它的环境温度比“下露”“下雾”时更低。
    ②灯泡用久发黑,目光灯两端发黑(先升华,后凝华)。
    ③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和凝华成的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的。小冰晶和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就掉下来,在掉落的过程中小冰晶熔化便形成了雨。

  • 特点:
    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

  • 物态变化解释雨、雪、云、雾、露、霜、冰雹的成因:
    自然现象 成因 物态变化名称
    当云层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合并成大水珠时,便形成雨 液化
    太阳照到地面上,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高温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云 液化、凝华
    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冷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 液化
    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早晨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 液化
    霜、雪 霜是水蒸气在地表遇到0℃以下的物体时,直接凝华为固体。如果高空的温度为0℃以下,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水便以雪的形式降回地面 凝华
    冰雹 冰雹是体积较大的冰球,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凝华、熔化、凝固等

考点名称:扩散现象

  • 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的实质是分子(原子)的相互渗入。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
    3.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即分子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  扩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2)不同物质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牛扩散现象,没有相互接触的物质,是不会发生扩散现象的。
    (3)扩散现象足两种物质的分于彼此进入对方,而不是单一的某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
    (4)气体、液体和同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
    5.  扩散现象的物理意义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用密度不同的同种气体实验,扩散也会发生,其结果是整个容器中气体密度处处相同。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份。
        在扩散过程中,气体分子从密度较大的区域移向密度较小的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掺和,密度分布趋向均匀。在扩散过程中,迁移的分子不是单一方向的,只是密度大的区域向密度小的区城迁移的分子数,多于密度小的区域向密度大的区域迁移的分子数。
    6.  扩散现象的实质
       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内迁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是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结果。由于不同空间区域的分子密度分布不均匀,分子发生碰撞的情况也不同。这种碰撞迫使密度大的区域的分子向密度小的区域转移,最后达到均匀的密度分布。

  • 判断扩散现象的方法
       确认某种现象是否属于扩散现象时,关键是要看不同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是自发形成的,还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是由于分子运动形成的,还是由于宏观的机械运动形成的。由于分子运动而自发形成的属于扩散现象,受外力作用下的宏观机械运动形成的现象就不属于扩散现象。例如,秋天,桂花飘香属于由于分子运动而形成的扩散现象,而冬天,雪花飘扬是由于雪花受重力和风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它不属于扩散现象。

  • 热和能,能源知识梳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