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运用你所学物理知识指出下列“特异功能”的真相。(1)现象:气功师躺在布满钉子的钉扳上安然无恙。真相(2)现象: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被烫伤。物质醋酒精植物油密度-九年级物理

题文

请运用你所学物理知识指出下列“特异功能”的真相。
(1)现象:气功师躺在布满钉子的钉扳上安然无恙。
真相                                                        
(2) 现象: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被烫伤。
物质

酒精
植物油
密度(g/cm3
约1.03
0.8
0.9
沸点(0C)
约37
75
280
真相:锅中除了植物油,还有下列三种物质中的            
(3)现象:表演者先将一标有“PZ220一100”的灯泡接到两导线头M、N之间,灯泡正常发光。随后将灯泡取下,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后,左、右手分分别抓住M、N两导线头,如图。观众用测电笔分别测试M、N及人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而表演者却谈笑自如。真相:                       

A.此人确实不怕电                    B.他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C.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零线断开了D.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火线断开了

题型:填空题  难度:偏易

答案

(1)布满钉子可以使接触面增大,减小压强使躺在上面的人安全(2)醋(3)C

(1)钉板上钉子的数量很多,当气功师躺在上面时,和钉子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所以压强并不大,气功师躺在布满钉子的钉板上能安然无恙.
(2)表演时,因为醋的密度较大,所以会沉在油的下面.上面的植物油吸收的热量主要是来自下面的醋,醋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上面的油达到醋的沸点35℃后,不再发生热传递,温度也不再升高.所以当人从锅里取物时,其实温度并不是特别高,手不至于烫伤.
(3)用测电笔接触表演者,氖管发光说明此时表演者身体与火线连通,而他没有触电,是因为没有电流从他身上流过,也就是把零线断开了,所以选项C解释正确.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运用你所学物理知识指出下列“特异功能”的真相。(1)现象:气功师..”主要考查你对  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考点名称: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 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的叫做物态变化。

  •  

  • 概念法识别物态变化:
    识别方法:①明确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②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 物态变化吸、放热关系图:

  • 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
    ①物质状态:从宏观特征来分:固态、液态、气态;
    ②等离子体:当气体被加热至上万摄氏度时,气体将成为正负带电粒子组成的集合体,这种状态的物质叫等离子体(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
    ③超固态: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这些物质称为超固态;
    ④软物质:20世纪后期认识到的一种物质形态。如:液晶、聚合物、胶体、膜、泡沫、颗粒物质、生命物质等,统称为软物质;

     物态变化在改变着世界:
    从青铜器的发现到太空晶体的研制成功,从蒸汽机到热管体现了人们对物态变化规律的利用,这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中及其辉煌的一页.

    利用物态变化创造现代生活:
    ①空调冰箱的冷暖循环运用了物态变化。冷凝管里:液化放热冷冻室里:汽化吸热;
    ②干旱的夏季,用飞机喷撒干冰,实现人工降雨。人工降雨运用的物态变化: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发生液化现象;

    厨房里的物态变化:
    ①使用液化气:减压汽化现象,钢瓶中的液态燃料在减压时能自动发生物态变化。
    ②烧开水:先发生蒸发现象后发生沸腾现象,但都是汽化现象。
    ③冰箱:同时发生了液化现象和汽化现象,冷冻室中发生了凝固现象。
    ④微波炉中解冻食物时会发生熔化现象。
    ⑤冬天食用油凝固了,利用加热发生熔化现象。
    ⑥烧开水或做饭时冒出的水蒸气通常会发生液化现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