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小杰在家里饶有兴趣地做起了小实验.他找了一枚缝衣针.在“吸铁石”上擦了几下,然后用一根细软的棉线将缝表针悬挂起来井保持水平,结果发现静止后针尖-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磁化/2020-0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小杰在家里饶有兴趣地做起了小实验.他找了一枚缝衣针.在“吸铁石”上擦了几下,然后用一根细软的棉线将缝表针悬挂起来井保持水平,结果发现静止后针尖总是指向南方,这说明缝衣针已经键磁化成了一枚小磁针.
为验证奥斯特实验,小杰把通电的台灯(60W)导线移到缝衣针的下方,并靠近缝衣针平行放置.结果发现缝衣针并未发生偏转.带着疑问,小杰在科学课堂上与大家展开讨论.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这时.老师让小杰用两节干电池(3V)和一段电阻丝(15Ω)重新做这个实验.结果缝表针发生了偏转.
(1)磁化后.这枚缝衣针的针尖是______极.(填“S”或“N”)
(2)在课堂实验中,电阻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为______安.
(3)下面是同学们在课堂讨论中形成的两种观点,通过小杰的课堂实验可以否定的是______(填“A”或“B”)
A.台灯线内有两根导线,且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性相互抵消
B.台灯线内电流太小,产生的磁场太弱,不足以让小磁针偏转.
题型:问答题  难度:中档

答案

(1)缝衣针被悬挂起之后针尖总是指向南方,所以针尖是南极,即S极.
(2)由欧姆定律公式可得I=
U
R
=
3V
15Ω
=0.2A.
(3)台灯导线中的电流为:I=
P
U
=
60W
220V
≈0.27A;电阻线中的电流为:I=
U
R
=
3V
15Ω
=0.2A.
电阻线中的电流小于台灯导线中的电流,所以台灯线不能使缝衣针偏转不是由于电流太小引起的.
故答案:(1)S;(2)O.2;(3)B.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小杰在家里饶有兴趣地做起了小实验.他找..”主要考查你对  磁化,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磁化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名称:磁化

  • 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软磁体和永磁体:
    铁棒被磁化后,其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棒被磁化后,其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因为钢具有长期保持磁性的性质,所以永磁体常常用钢来制作

  • 磁化原理:
         磁性材料里面分成很多微小的区域,每一个微小区域就叫一个磁畴,每一个磁畴都有自己的磁距(即一个微小的磁场)。一般情况下,各个磁畴的磁距方向不同,磁场互相抵消,所以整个材料对外就不显磁性。当各个磁畴的方向趋于一致时,整块材料对外就显示出磁性。
       
         所谓的磁化就是要让磁性材料中磁畴的磁距方向变得一致。当对外不显磁性的材料被放进另一个强磁场中时,就会被磁化,但是,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磁化的,只有少数金属及金属化合物可以被磁化。

  • 消磁:
    当磁化后的材料,受到了外来的能量的影响,例如加热、冲击,其中的各磁畴的磁距方向会变得不一致,磁性就会减弱或消失,这个过程就称为消磁。

考点名称: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 内容: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A。

    单位使用:
    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的单位是A,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

  • 解析“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要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
    (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2.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单位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变形为U=IR和R=,但这三个式子是有区别的。
    (1),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它反映了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个外部原因和导体本身的电阻这个内部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2)U=IR,当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它的电阻成正比。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大小由电源决定,跟I、R无关,此式在计算比值时成立,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