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现在家庭中常用的电热水壶,它具有加热快、效率高等特点,表是其铭牌。(1)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_______W,电阻是_______Ω。(2)当水壶中盛有12cm高的水时,-九年级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液体压强的计算/2020-04-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如图所示是现在家庭中常用的电热水壶,它具有加热快、效率高等特点,表是其铭牌。
(1)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_______W,电阻是_______Ω。
(2)当水壶中盛有12cm高的水时,壶底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___Pa,冬天水烧开后壶嘴会冒“白气”,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烧开一满壶水需要7min,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电热水壶的效率是多少?[水的初温是10℃,c=4.2×103J/(kg·℃)]
题型:计算题  难度:偏难

答案

解:
(1)1100;44
(2)1.2×103;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3)W=Pt=1100W×7×60s=4.62×105J,m=ρV=1.0×103kg/m3×1.2×10-3m3=1.2kg,
Q=cm(t-t0)=4.2×103J/(kg·℃)×1.2kg×(100℃-10℃)=4.536×105J,
η==≈98.2%。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是现在家庭中常用的电热水壶,它具有加热快、效率高等特..”主要考查你对  液体压强的计算,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热量的计算,电功或电能的计算,电功率,额定功率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液体压强的计算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热量的计算电功或电能的计算电功率,额定功率

考点名称:液体压强的计算

  •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 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1.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2.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的液体产生的压强,而对固体、气体或流动的液体均不适用。

    3.在液体压强公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如图所示,甲图中A点的深度为30cm,乙图中B点的深度为 40cm.丙图中C点的深度为50cm。

    4.运用公式时应统一单位:ρ的单位用kg/m3,h 的单位用m,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 

    5.两公式的区别与联系:是压强的定义式,  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都是普遍适用的;而是结合液体的具体情况通过推导出来的,所以适用于液体。

    6.用公式求出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

    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时,由于液体压强的大小不易测量或是不能直接观测到它的大小,我们用“转换法”,通过液体压强计中两玻璃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将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且形象的东两,使问题简化了。

        由于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密度两方面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密度不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深度不变。

考点名称: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

  • 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 特点:
    液化放热。

    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当气体的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其中温度降到足够低是指气体的温度下降至沸点或沸点以下。小同的气体液化的温度不同。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分离物质。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数的气体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气以及气体打火机用的燃气,就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们液化,必须同时降低温度才行。

  • 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冬天手感到冷时,可向手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被锅内喷出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还厉害,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过程要放热。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温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热来完成的。

  • “白气”
    1.含义:“白气”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看不见的。当水蒸气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例如:冬天,从口中中呼出的“白气”;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夏天,我们看到冰棒冒的“白气”;冰箱门打开时冒出的“白气”;飞机的白色尾气。

    2.分类:“白气”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冷物体冒 “白气”;另一类是热物体冒“白气”。尽管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但水蒸气的来源却不同。例如: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 (来源于冰棒之外)遇冷液化而成;烧开水时,壶嘴冒 “白气”是从壶中产生的水蒸气(来源于壶内)遇到壶嘴外附近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切记:共同的特点都是水蒸气要遇冷。

考点名称:热量的计算

  • 计算公式:
    ①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
    Q=c×m×△t.
    Q吸=c×m×(t-t0)
    Q放=c×m×(t0-t)
    (t0是初温;t是末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