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家住一座七层宿舍楼的五楼,每层楼高为3m,他家在楼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总有效面积1.2m2,能把接收的太阳能的50%转变化为水的内能,g=10N/kg。求:(1)假-九年级物理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功的计算/2020-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文

小明家住一座七层宿舍楼的五楼,每层楼高为3 m,他家在楼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总有效面积1.2 m2,能把接收的太阳能的50%转变化为水的内能,g=10 N/kg。求:  
(1)假设小明家水管口距离五楼地面上的高度为1m,热水器水箱离七楼顶面的高度也为1 m,将100 kg的水从小明家压到楼顶的水箱,应至少做功多少?
(2)天气晴朗时,若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在1 h内得到太阳辐射能平均为2.8×106 J,这台热水器每天能将初温为20 ℃,质量为100 kg的水加热到多少度?[每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以10 h计算,水的比热容4.2×103 J/(kg·℃)]
题型:计算题  难度:中档

答案

解:(1)W=mgh =100 kg×10 N/kg×(2 m+2×3 m+1 m)=9×103 J   
      (2)太阳能热水器每天接收的太阳辐射能为:
        Q=2.8×106 J/(m2·h)×1.2 m2×10 h=3.36×107 J   
        水吸收的热量为:  
        Q=Qη=3.36×107 J×50%=1.68×107 J   
        又有Q=cm(t-t0)=4.2×103 J/(kg·℃)×100 kg×(t-20 ℃)=1.68×107 J   
        可得t=60 ℃

据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明家住一座七层宿舍楼的五楼,每层楼高为3m,他家在楼顶上安装..”主要考查你对  功的计算,热量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功的计算热量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考点名称:功的计算

  • 功的计算公式:
    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W=FS。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距离的单位是m,功的单位是N·m,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1J=1N·m。

  • 在利用该公式进行计算时的注意点:
    (1)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在方向上必须一致;

    (2)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

    (3)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段时间。

考点名称:热量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 公式法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1.热量计算公式(在没有发生状态变化的情况下)
    (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是:Q =cm(t-t0):
    (2)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是:Q =cm(t0—t)。公式中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 t0表示物体的初温,t表示物体的末温,(t一t0)表示物体吸热时升高的温度,(t0一t’)表示物体放热时降低的温度。
    (3)若温度的变化量用△t表示,那么吸、放热公式可统一表示为:Q=cm△t。

    2.热量公式的变形式:
    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不仅可以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还可以计算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变化等。计算式为

  • 巧法解图像类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图像题,此类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是很多同学出错。有的看不懂图像,有的没有看清楚坐标轴,甚至有的会感到无从下手。其实此类问题用“公式法”会很容易解决,而且不易出错,具体方法是:根据公式,把题目图像的要求进行变形,最后根据图像得出答案。

    例:用同样的酒精灯对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实验得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用T、T分别表示甲、乙两种液体的沸点,c,c分别表示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根据图像可得出正确的关系是(   )

    A.T>T乙; c>c乙   B.T>T乙;c<c
    C.T<T乙; c>c乙   D.T<T乙;c<c

    解析:观察图线,乙图线与时间轴平行的“平台”对应的温度较高,不难看出T<T。虚线部分表示时间相同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又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因此我们把公式进行变形c =,而可从图像看出甲的温度变化大,故c<c

    答案:D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