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斜面的机械效率/2008-12-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目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度 物体重量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有用功W/J 总功W/J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1 1.5 1 0.5 1.5 33.3%
2 较陡 5 0.2 2 1 1 2 50%
3 最陡 5 0.3 2.4 1      
(1)根据表格中数据,第三次(最陡)实验的有用功是 ______J,总功是 ______J,机械效率是 ______;
(2)分析数据可知,斜面越陡,机械效率 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3)分析实验数据还可知道,斜面越陡越 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4)第一次实验中,若拉力作用时间是5s,则拉力的功率是 ______W.

零零<a href=http://www.00-edu.com/edu-info-43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教育</a>信息网

所属题型:问答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


(1)W=Gh=5N×0.3m=1.5J;W=Fs=2.4N×1m=2.4J;η=
W
W
=
1.5J
2.4J
=62.5%

(2)实验数据表明:在物重、斜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机械效率越高;
(3)从表中数据知:斜面倾斜程度越大,需要的拉力越大,即:斜面越陡越费力;
(4)在第一次实验中:W=Fs=1.5N×1m=1.5J;所以功率P=
W
t
=
1.5J
5s
=0.3
W.
故答案为:
(1)1.5;2.4;62.5%;
(2)越高;
(3)费力;
(4)0.3.

考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试题“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功率的计算 斜面的机械效率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三物理。

  • 功率的计算
  • 斜面的机械效率

考点名称:功率的计算

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叫做功率,表示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通常用P表示,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功率的计算公式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²R=(U²)/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a(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例:用杠杆来撬一重为2400 N的大石块,当手在5 s内用300 N的力按杠杆,将杠杆一端压下1.6 m,大石块被举高多少m?人做功的功率为多大?(不计杠杆的重力和摩擦)

思路导航:(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想到功的原理,往往有同学会用杠杆原理来解答此题,存在这种错误的同学主要是没有正确理解什么是力臂,题中给出的1.6 m是动力沿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而不是动力臂,题中要求的大石块被举高的高度恰好就是阻力沿阻力方向通过的距离。人对杠杆做的功即动力对杠杆做的功W1=Fs=300 N×1.6 m=480 J(注意:F和s对应),根据功的原理,W1=W2。

W2=G物h=2400 N×h. 480 J=2400×h,解得:h=0.2 m。

(2)人做功的功率就是动力做功的功率为96 W。

方法指导:利用杠杆做功时,在杠杆平衡的时候,根据功的原理和杠杆原理。 

考点名称: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机械效率是反映斜面机械性能的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因而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显然,有用功所占比例越大,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机械的性能就越好。物理中,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

斜面机械效率公式

斜面机械效率公式

为什么机械效率总小于1?

1、因为机械效率=W有/W总=W有/W有+W额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