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把电压表(三只)、电流表(两只)、定值电阻R1、R2(阻值已知)

首页 > 考试 > 物理 > 初中物理 > 电阻的串联/2008-12-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题目

某同学把电压表(三只)、电流表(两只)、定值电阻R1、R2(阻值已知)等器材按图所示连接成实验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实验中测得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表:
(1)根据表中_________的示数关系(填写表中的电表符号),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
(2)根据表中电压表V1、V2和V的示数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R1、R2的阻值和电压表V、电流表A2示数比值的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次数1、2和3中电压表V1和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及电阻R1的阻值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实验题难度:偏难来源:0109 模拟题

所属题型:实验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难

答案

(1)电流表A1、A2
(2)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
(4)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越大,该导体的电阻值越大。

考点梳理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某同学把电压表(三只)、电流表(两只)、定值电阻R1、R2(阻值已知)”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电阻的串联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物理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添加到收藏夹,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初二物理。

  •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 电阻的串联
  •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考点名称: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在串联电路中只要测出任何一个位置的电流,就知道了其他位置的电流。

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 实验电路: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2. 实验步骤: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路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2)选用电流表的最大量程,并把电流表接在电路的a处。

(3)合上开关,测出a处的电流值。

(4)把电流表先后改接在电路中的b、c处,分别测出电流值,并对电路中Ia、Ib、Ic进行比较分析。

3. 结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Ia=Ib=Ic。

考点名称: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串联:

电路中的元件或部件排列得使电流全部通过每一部件或元件而不分流的一种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

(1)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其总电阻一定比每一个导体的电阻大。

(2)由R=R1+R2+…+R4可推出,n个阻值均为Rn的电阻串联,其总电阻为R=nR0。

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特点:

在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即

如图所示,在串联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可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IR2,所以,即,该式表明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特点。

如何理解“串联分压与并联分流”问题:

1.分压原理: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及欧姆定律可知,变形得,这便是分压原理,即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2.分流原理:在并联电路中,由于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由变形得,这就是分流原理,即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考点名称: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A。

欧姆定律学习的重难点

1、要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