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妈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教材:湘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二、目标:
   1、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护士妈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挽救小女孩,让小女孩起死回生。
   2、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同时促进积累。
   3、在自读自悟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4、引导学生体会、表达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1)赞美护士妈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情感
    (2)对母爱的赞美。
  三、难点突破:
    护士变成护士妈妈这一角色转换过程的情感体验。
  四、情感调动因素:
   1、创设情境,导入激情。
   2、从父亲神态上体验“无奈”“哀求”。
   3、从小女孩语言、动作中体会到对母爱的渴求。
   4、着重从护士妈妈动作、语言、神态中体会出其母爱的深厚。
  五、方法:
   1、抛出问题,让学生一层层读,初读、细读、精读,同时谈体会,即自读自悟。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帮助理解,激发情感,促进积累。
   3、紧紧扣住情感弦,让学生享受情感,受到熏陶。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调动情感
    同学们,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就有许多心爱着我们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其中,可能要数妈妈最爱我们了,所以,有首歌就叫“世上只有妈妈好”,下面我们一起唱唱这首歌吧!(播放音乐)
  二、导入课题,初读课文
   1、导入:小朋友唱得真好!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妈妈——护士妈妈,大家一起来叫叫这位妈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叫得更亲热一点。(再读)真好!这位妈妈是一位特殊的妈妈,为什么说她是一位特殊的妈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待会儿告诉老师。(学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说她是位特殊的妈妈?
    学生1:因为这位妈妈不是真的妈妈,是一个护士。
    学生2:小女孩病了,一位护士当了她的临时妈妈。
    教师小结:因为一位护士阿姨充当了小女孩的妈妈,挽救了女孩的生命。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
   1、明确人物
     师:那么,作者在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物?请大家找找看。
     生:护士妈妈、爸爸、小女孩、医生、人们
     师:在这些人物中,作者主要写了护士妈妈、爸爸和小女孩这三个人物。
   2、体会人物
     师:请大家再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爸爸、护士妈妈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
   3、整体感受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边读边画,有的边读边想,学习习惯真好。下面,请听老师读读课文。
  四、品读人物、精读课文
  (一) 小女孩
   1、过渡
     师: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深入地学习课文呢?(想!)(好!)那么,我们就首先看小女孩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2、读
     师:请大家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悟
     师:读得不错,小女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哪里读懂的?
   (1)病房里,有一个女孩,自住进医院的那天起,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喊着:“妈妈,妈妈!”
      个别读—再读—评议—结合内容指导朗读—齐读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她多么希望能够得到妈妈的爱啊,读得真好,真像一个昏迷不醒的小女孩呼唤自己的妈妈。
   (2)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救生圈,她死死攥紧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师:这里作者写了小女孩的语言,后面还有描写了女孩的语言、动作的段落,请大家找出那段话。找到了吗?请齐读。
      齐读
      师:人间自有真情在,在小女孩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一位没有结婚的护士阿姨伸出了手,做了小女孩的临时妈妈。小女孩是多么需要妈妈的爱啊!
      (课件出示句子)她死死攥紧护士的手。
      她攥紧护士的手。
      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
      师:仔细看看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上面一句多了一个词语“死死”
      同学们觉得哪句好?
      学生:上面一句好。
      师:“死死”很好地体现了病危中的小女孩非常渴望有母亲的疼爱。她抓住护士妈妈的手,再也不愿意松开,在心里不停地呼喊:“妈妈,你在哪里?妈妈,我抓住你了,妈妈,求求你不要再离开我了。”
  (二)爸爸
   1、过渡
     师:然而,此时此刻,陪伴在小女孩身边的,不是她的妈妈,而是她的爸爸。病危中的小女孩是痛苦的,但是大家知道吗,比她更痛苦的是守候在她身旁的爸爸。
   2、师:爸爸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找出描写爸爸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同桌之间还可以互相讨论。
     师:课文中有哪些段落是描写爸爸的呢?找出来了吗?
     学生汇报。
   (1)女孩的爸爸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不知该如何帮助她,只是不停地哀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师:我们该怎样有感情地读好这几句话呢?谁来读读这一句?
      个别读—带读(板书:哀求)
      师述课文第3自然段内容
   (2)男人埋着头,低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他。”
      师:就在爸爸心急如焚,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
      谁能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3)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比女儿大不了多少的护士,流着泪说:“谢谢,谢谢!”
      师:多么可怜的爸爸啊,在妻子离他而去之后,又面临着新的痛苦,幸运的是他竟然得到了护士阿姨的帮助,此时此刻,让我们再次把父亲悲喜交加的心情读出来。
      齐读——男生读
   (4)小结: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的?从刚才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这位单身爸爸对女儿一份深深的爱意,一份浓浓的父爱。(板书:爱)
  (三)护士妈妈
   1、过渡: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同,小女孩的家庭是不幸的,但小女孩却又是幸运的,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候,有一个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个人就是护士妈妈。
   2、护士妈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找出描写她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3、学生汇报
   4、出示重点句: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1)齐读—指名读
       师:谁能再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2)用默默造句:老师觉得“默默”这个词语用得很好,谁能够用它说一句话?
       生1:护士阿姨默默地坐下来。
       生2:我默默地拿出作业出来,认真地写着。
    (3)提问:爸爸离了婚,女儿危在旦夕,当护士阿姨看到这种情形,她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默默地坐下来,,此时此刻,她会想些什么呢?
       生1:她想:我该怎样帮助她呢?她是多么可怜的啊!
       生2:她这样需要妈妈,我为什么不去做她的妈妈呢?也许能够让她得救呢!
       生3:做她的妈妈,别人会怎么看我啊?真是难为情啊……
       师:她的内心一定很矛盾,帮还是不帮呢?帮,带给自己的是劳累,还有可能招来别人的闲话;但是不帮,难道就看着小女孩因为得不到母爱。而丧失与病魔做斗争的精神支柱,以至于死去。经过激烈而短暂的思想斗争,护士果断地选择了救助小女孩。
    (4)教师加动作朗读:护士皱了皱眉头……
      请你们像老师刚才一样,加上动作把它读一遍。
      老师看见这位同学读得真投入,请你来读一读。
      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来朗读这段。
   5、师:多么善良的护士啊!多么富有爱心的妈妈啊!
上一篇:一杯牛奶     下一篇:《小狐狸哭了》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