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珠》教学反思之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为了上好本堂课,我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并反复地修改教案,最终确定了这样的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走进“东方之珠”
  课堂一开始用视频《东方之珠》导入,让学生对香港有个基本印象。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课件展开想象,尽情领略课文展现的意境。
  在讲解海洋公园时,结合课件让学生体会海洋公园的好玩、有趣。再采用“自助游”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读喜欢的部分。浅水湾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舒服”?铜锣湾部分的重点则是理解“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的意思,我逐幅出示图片,让学生给图片配上合适的成语。这样,学生在欣赏精美画面、理解意思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这些词语。
  二、读中感悟,热爱“东方之珠”
  这篇课文,无论从图画上,还是从语言文字中,都能让学生感受“东方之珠”的辉煌、亮丽。因此,教学本课,我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带领学生借助媒体和相应的语言文字,通过读去感受“东方之珠”的迷人和繁华,通过读去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热爱“东方之珠”——香港及热爱祖国的教育。最后,再用歌曲《东方之珠》总结,升华主题,激发学生情感
  一节课下来,感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检查初读时词语指导有意义,但是词语过多,学生朗读时体现不出层次性,将不同难点的词语一股脑塞给学生,体现不出词语中的难点。
  二、课堂中的一些问题问得较琐碎,对学生的情感激发的不够。
  三、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要不断改进,既能激励性,又有利于下面学生在此基础上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