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语文S版教学参考

北京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材说明
  这篇童话故事描写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写出了笋芽儿克服寒冷、石块挡路等种种困难,趁着大好春光,破土而出的过程。
  全文共12个自然段。
  1—4自然段写春天到了,春雨姑娘呼唤沉睡在地底下的笋芽儿快到地面上来,可是笋芽儿怕冷不敢动。
  5—7自然段写雷公公也呼唤笋芽儿到地面上来,笋芽儿决心要出去,竹妈妈同意了。
  8—12自然段写笋芽儿往上钻时被一块石头挡住了,有点灰心,但在竹妈妈、雷公公、春雨姑娘的鼓励下,勇敢地把石头挤开,探出头来,看到了外面美丽的世界。
  课文中有3幅插图:第一幅是沉睡着的笋芽儿。第二幅是被一块石头顶住头的笋芽儿,灰心地哭起来,竹妈妈在鼓励他,雷公公、春雨姑娘也在给他加油。第三幅是笋芽儿终于把石头挤到一边去,探出头来,看到了外面的美丽世界。

  教学目标
  (一)认识13个字:弹、奏、缩、轰、隆、雷、敲、鼓、痒、呜、斜、挺、挤。会写7个字:挡、挤、唤、悄、沉、顶、芽,及以下词语:挡住、呼唤、悄悄地、顶不动、沉睡。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在春天里成长,破土而出的过程。
  (三)教育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奋发向上,才能茁壮成长。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本课写笋芽儿成长的过程,如学生没见过竹笋,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实物或图画、幻灯等进行简单介绍。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等。
  (二)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较多,教学时可根据这些字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如:
  缩、奏:声母是平舌音。
  轰隆、呜呜:这两个词都是象声词。
  挺、挤:这两个字都跟动作有关,都是提手旁。让学生通过动作来了解意思。“痒”是一种病态,所以是病字旁,“羊”表音。这些字是形声字。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7个,左右结构的字有6个,上下结构的字有1个。要指导学生看清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匀称,如:
  挡、挤:左窄右宽。
  唤: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悄:左边竖心旁和右边“肖”上边的小字头笔顺不同,要注意区分。
  沉:右边上方是秃宝盖,不要多写一点。
  芽:上短下长。“芽”字的第5笔要写在横中线上。
  (三)朗读指导
  这篇童话故事,生动地叙述了笋芽儿生长的时间、条件、特点和过程,赞美了笋芽儿不畏寒冷,冲破一切阻碍奋发向上的品格。课文篇幅较长,指导朗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初读课文,要让学生自由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通过“谁呼唤笋芽儿?”“笋芽儿的心情怎样?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等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读出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环境下的心情变化。
  3.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后,再读有关的句段。
  4.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如春雨姑娘“低声呼唤”,雷公公“用大嗓门呼唤”,妈妈“点点头说”和鼓励的“声音”,笋芽儿“鼓了鼓劲说”等等。鼓励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怎么理解就怎么读,不要强求学生用统一的模式去读。
  (四)感悟理解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在合作学习中解惑。如文中描写笋芽儿成长过程中的特征词语:“沉睡”“醒了”“一个劲儿往上钻”“用力一挺”“探出头”等等,还有写笋芽儿生长的时间、条件的词语,如春雨“沙沙沙”“弹奏”,雷公公“敲响了大鼓”,“四周黑乎乎”“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等等。
  (五)实践活动
  演一演课本剧: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台词,做道具(如头饰),分角色自编自导自演。可分小组进行表演,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师评价要重过程,轻结果。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从课文中摘抄喜欢的词语填在空花朵上。
  (六)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设计举例
  (一)揭示课题
  1.简介笋芽儿。
  2.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难读的词句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再读,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三)读读议议,合作学习
  1.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
  2.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探讨。
  (四)感情朗读,读中理解
  1.采取范读,指名读、分段读、对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环境下心情的变化。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五)指导写字,要求整洁正确、姿势端正
  (六)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你喜欢的词句摘抄在你的采集本上。

  参考资料
  笋:又称竹笋,竹类的嫩茎、芽,长在竹子的地下茎上。竹子的地下茎称竹鞭,是竹子在土中横向生长的茎部,有节,节上生根,节两侧长芽。有的芽萌发为新的地下茎;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成竹。芽从夏末开始生长,在严寒的冬季休眠,春回大地时继续生长,清明前后破土而出。笋芽儿可以食用,味道香甜。毛竹笋出土后约40—60天长成竹子。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二年级下册)中的《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幸福的爬山虎》两篇文章。从中体会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以及谦虚精神;体会爬山虎的勇敢精神和他成功后的快乐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