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7》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选词填空的练习,使学生通过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比较,提高学生准确使用汉字的能力,同时巩固词语的积累。
   2、通过多音字组词的练习,巩固已经学会的多音字和相应的词语。
   3、通过阅读言语的练习,扩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积累。
   4、通过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练习,检查学生掌握部首查字法的情况。
   5、通过阅读成语故事的练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语言和文化积累。
   6、本次的口语交际属于给情景给话题的口语交际练习,一方面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方面是进行爱护动物,关爱生命的教育
   7、本次的习作是"鹬和蚌发生争执后,它们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了"。读写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练习描写人物的语言,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教学重点:巩固词语积累、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练习描写人物语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选词填空的练习,使学生通过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比较,提高学生准确使用汉字的能力,同时巩固词语的积累。
   2、通过多音字组词的练习,巩固已经学会的多音字和相应的词语。
   3、通过阅读言语的练习,扩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积累。
   4、通过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练习,检查学生掌握部首查字法的情况。
  教学重点:巩固词语的积累,扩大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进行部首查字典的练习,选择正确释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实践活动7。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题目要求。(明确题意。)
   2、认真审视题目所给的各组字和词语。
   3、独立完成。
   4、集体订正。
  三、多音字组词。
   1、指名读一读几组多音字。
   2、独立完成。(注意组词要准确,书写要工整。)
   3、集体订正。
  四、阅读谚语。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了解字音、字义。)
   2、指名读,说一说它们的意思。(对于难理解的字教师指导。)
   3、选择自己喜欢的背一背。(扩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积累。)
   4、你还知道哪些谚语吗?说给大家听。
  五、练习部首查字法。
   1、认真审题,看清表格上的各部分要求。
   2、不借助字典,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对于问题严重的再查字典。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收集谚语。写在采密集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成语故事的练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语言和文化积累。
   2、本次的口语交际属于给情景给话题的口语交际练习,一方面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一方面是进行爱护动物,关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点:扩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积累。
  教学难点: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吗?给大家讲一讲。
   2、下面我们再学习一个成语"同舟共济",看看这个成语的由来。
  二、阅读成语故事。
   1、看清题目要求。
   2、独立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3、再读故事,熟悉故事的内容,试着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同舟共济"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还可以怎么说?
    (扩大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积累,激发学生关注成语故事形成的兴趣,增加阅读量。)
  三、口语交际。
   1、出示情景。(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2、你在平时或是电视上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作好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准备。)
   3、那么你认为收养或者遗弃小动物对不对?(发表自己的看法。)
   4、观点相同的分为一组,继续讨论,为什么。说出理由。
   5、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意思表达清楚。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把"同舟共济"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三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根据"鹬和蚌发生争执后,它们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了",这一情景,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描写人物的语言,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发挥想象,独立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描写人物的语言,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几天我们学习的寓言二则中的"鹬蚌相争",当时就是因为它们两个互不相让,争论不休,让渔夫把它们两个都捉去了。那么大家展开想象,它们当时要是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了呢?
  二、写作。
   1、想象一下它们两个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启发想象。)
   2、独立进行写作。
   3、注意描写人物语言时,冒号和引号的正确使用。
  三、作业:继续完成习作。

                第四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个别指导特殊生,完成习作。
   2、选出优秀的作品讲价,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
   3、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指导、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对个别生的启发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让大家独立进行写作,部分学生思路没有打开,希望能从写的好的同学那里学到方法。
  二、出示例文。
   1、指名读,评价。
   2、哪写的好,值得学习?那么你的习作应该怎样写更好呢?(培养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
   3、汇报,说想法。
   4、教师指导:想象一定要合理,语句要通顺,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正确。
   5、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6、再读自己的习作。
  三、作业:
    把自己的习作抄在作文本上。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