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赏欢快柔美的乡间小调《麦哨》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

 

教材简析

 

本案为一节略读课文。文章以清新秀隽的笔触描绘出一幅乡村和谐,柔美的田野生活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此文为略读课文,文文句优美通顺,适合儿童自读自悟。同时,文字中富含作者热烈丰富的情感,适合提供孩子自读感悟,也适合班级授课中欣赏品味。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通过自读自悟,感受乡村生活的欢快,乡村美景的柔美。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图片若干,幻灯

 

教学流程

 

一、直奔文题,速读,搜索,发现

 

师【板书:麦哨】课题为麦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全文中哪些段落写到“麦哨”。

 

生:第1、2、7、8自然段。

 

师:【幻灯:出示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呜卟(bǔ),呜卟,呜……”

 

第二段:田野里,什么声响和(hè)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声呼,一声应(yìnɡ),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第七段:“呜卟,呜卟,呜……”

 

第八段: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liáo)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四个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这四段中很多内容比较相似。

 

生2:我发现第一段和第七段几乎是一样的。

 

生3:我发现作者用的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师:是啊,真是伟大的发现,这四段确实展示出本文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就像作者说的那样“你呼我应,此起彼落”。真棒!还有么,你们是否发现文字中表达出麦哨哨音中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提示一下,关键的词在这四段中重复出现。

 

生:欢快,柔美。

 

师【板书:欢快柔美】好,请全班标注这两个关键词。现在分男女生读这四段话。男生读第1、2自然段,女生读7、8自然段,一声呼,一声应,一边读,一边体会这种写法。

 

生:分男女生读四个自然段。

 

【解析:此部分教学意在让孩子围绕课题总体感知全文,同时抓住首尾呼应的段落部分学习朗读,让孩子在充分地读书,感受,对比,分析中,在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语感,练习表达】

 

二、质疑文题,自读,解析,辩解

 

师:本文总共六百余字,而有关于“麦哨”的段落才区区四个自然段,大约百余字。其余的文字中都没有出现“麦哨”,你觉得,文题为《麦哨》合适么?请全班同学表态。

 

生:举手表态。

 

师:(大致统计,结果为基本认为文章切题)好的,就请大家来说服我吧。这个问题是我提出的,也许我有我的想法呢。下面请孩子们自由地选择文中你认为最切题的部分,说说切题的理由。

 

生:自由地读课文,讨论,准备发言。

 

(1)、探讨第4自然段,感受大自然中蕴藏的和谐有序的柔美。

 

生1:我想读课文第4自然段,我认为这段话是切题的。(生朗读此段)

 

师:这段话百余字,是全文中字数最多的自然段。如果它切题,那么无疑对全文切题写作是有力的佐证。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就是感觉到这段话没有偏题,但是说不出理由。

 

师:有这样的感觉就不容易啦。我想你说不出理由和你不大熟悉文中所描写的“油菜花”“蚕豆花”“豆荚”“萝卜花”“麦杆”“麦芒”等乡间特有的景物有关系。请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图片,认识这些乡间的精灵,这些大自然的宠儿吧。【幻灯:“油菜花”“豆荚”“萝卜花”“麦杆”“麦芒”的图片】

 

生:看图认识,欣赏。

 

师:请看看,这段中描写“油菜花”“蚕豆花”“豆荚”“萝卜花”“麦杆”“麦芒”的语句,作者写作的顺序能颠倒么?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文中说“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也就是说要一个凋谢后才长出另一个,是按照生长顺序出现,这是自然之道,不能颠倒。

 

师:你能说出这段话给你留下的感觉或是读后留下的印象么?

 

生1:一切都有序,你不争我不抢。

 

师:是啊,这就是和谐有序的美,不正是一种柔和的美么?现在,你能说说你的理由么?

 

生1:这段话透着柔美,和麦哨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吻合的,所以我认为没有偏题。

 

师:好,请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再体会。

 

(2)、探讨第5、6自然段,感受乡村生活中蕴藏的欢快。

 

生2:我觉得第5自然段没有偏题。

 

师:我建议你将5、6自然段合起来欣赏,你请注意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 玩累了,喊渴了”。第六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联系得多么紧密啊。读书应该讲究效率,特别是像这样的略读课文,能合并的就一起学。现在请读读第5、6自然段,说说你的感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