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鱼一起游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又在文本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切实感受,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仅看课题,“游”字似乎不妥。读完全文,方知“游”字实乃对聋哑青年所作之画的最高赞赏,对青年高超画技的由衷赞叹。聋哑青年所写的“先游到了我的心里”则是“鱼游到纸上”的前提,也是文本要表现的主旨所在。一个简单的“游”字,蕴含丰富,勾画出的是一个画技高超、勤奋专注、坚持不懈的聋哑青年形象。那么就让我们和鱼一起游,去认识这位青年。

 

  由题质疑,引起学生阅读期待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揭题后,鼓励学生对课题中的“游”字质疑,以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

 

  一、鱼游到了纸上──画技高超

 

  “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着,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是两种不同的画画技法。透过这两个词,我们仿佛看到了聋哑青年作画似姑娘绣花般细致,细至极微;如挥毫泼墨般潇洒,飞(飞白)出灵动。透过这两个词,我们还仿佛看到了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练执着。如此这般,执一丝不苟的态度,操灵活多变的画技,怎能不让鱼仿佛在纸上游动呢?难怪那位围观的女孩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叫:“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孩子的语言是最纯真的,如纯净的天空,如明净的河水;孩子的语言是最真实的,毫无掩饰,原汁原味。“哟”、“啦”两个语气词和一个“!”,将女孩的惊奇表达得淋漓尽致。“游”字,更是凸显了青年高超的画技,使人充分地感受到青年画的鱼是多么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紧扣词语,感受青年画技高超

 

  动作演示“工笔细描”“挥笔速写”,感受两种画技的截然不同。

 

  指导朗读句子,体会两种画技的迥然有异。

 

  此时此刻,面对如此逼真传神的金鱼画作,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围观的人们会怎样赞叹呢?此时作者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积累的运用天地,学生会从他们的记忆仓库里自然而然提取出这样一些词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神入化、跃然纸上……”这些将是他们对青年高超技艺发自内心的赞美。

 

  挖掘空白,丰盈学生内心体验

 

  “大家赞叹着”在文中是一个空白点,可以以此展开想象,设计说话训练内容:大家会怎样赞叹?并随文练笔写一写。

 

  这个训练点既是学生情感的渲泄口,又是学生的积累运用场,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青年的画技高超。

 

  二、鱼游到了心里──专注不懈

 

  为什么青年能使鱼游到纸上呢?当我把“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