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转变 情感体验 语言训练

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阅读导语】
  这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在广西“2004漓江之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新理念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这节课在体现教师的角色转变、对学生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等方面尤具特色。
  (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现在我请你们再读课题,如果要突出英雄人物,该怎样读?
  (以下先指名个别读,评价后再齐读。)
  生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师:如果要突出事件,该怎样读?
  生2: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师:如果要突出人物的精神,又该怎样读?
  生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师:如果要突出你怀念的心情,又可以怎样读?
  生4:(缓慢、深沉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师:此时此刻,我们高声地歌颂英雄,又该怎样读?
  生齐:(声音高亢、激昂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师:这便是“品读”(师板书“品读”,并析解其义。)
  【“品读”是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者让学生依据语境和语意的重点读出其逻辑重音,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技巧,同时又把学生对文本和人物的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师:读书要一字一句地读,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板书“感受”,并析解为“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再读课文,看看哪一段深深地打动了你,拨动了你的心弦,然后就站起来读那一段。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深深打动自己的语段来读,充分地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自由读约5分钟后,两三位学生均选读“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的语段,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读”的评价。)
  生1:他们把激情读出来了。
  师:请你也“激情”地读最后一句“胜利的红旗……”
  生1:(满怀激情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师:哪四个字读得最好?
  生齐:迎风飘扬。
  师:大家就像他那样,充满激情地读。
  生齐:(动情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
  师:让我们所有的人仿佛都看见红旗在风中猎猎地飘扬。(师表情丰富,扬手如旗地示范朗读,在老师的激情感召下,全体同学豪情满怀地高声诵读“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这情绪同时也感染了全体听课的教师,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品读”如何读出真情,读出实感,如何由个别的感情朗读扩展到群体的感情朗读,这是当前“以读代讲”教学研究的重点。教者在这里运用积极的民主性评价以及扬手如旗、动感十足的体态语示范朗读,使品读真正地“品”出了“味”来,而且这种“味”最后是群体“品”出来的。】
  师:读得真好!隆化中学是敌军司令部所在地,请看这个“隆”字的笔划怎么记?
  (教师提示“隆”字最难记的是右边折文头和“生”字中间有一小横,识记了它则不会写错。当教师提出,如果这样识记的话,第二天默写都能写出来吗?学生齐声回答“能”。)
  【注重字词句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靳家彦老师一贯的教学特色,在以下的教学片段中我们还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双基”什么时候都不能弱化和丢弃,离开了“双基”,语文课将不成其为“语文”课。】
  师:全文九段,为什么你们选这一段来读?
  生1:这一段写的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取得胜利的结果。读这一段使我感慨万分。
  师:说得好。你的发言也使我“感慨万分”。
  【以其人之语来评价其人之言,这样的评价既有个性特点又颇具幽默感。】
  (多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进行感情朗读。一生在朗读“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一句时气力欠足,教师启发他要“用尽力气高喊”,并想像就在战场上召唤着战友们一样。在教师的指导下,该生终于用尽力气地“高喊”了出来,然后又分别请了五位同学“高喊”,最后全班同学齐声“高喊”,感情达到了高潮。)
  【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的提示语(“用尽力气高喊”)进行感情朗读,这样的朗读指导自然是切实有效的,而一般的教师对此常常注意不够。】
  (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的语句顺势引出了“昂首挺胸”一词,并运用语素分析法,引导同学们逐个地理解“昂”、“首”、“挺”、“胸”四个语素的意思,并提示易错的笔划,然后再组合起来理解整个词义,并强调,理解词语首先要分解语素理解本义,然后再结合语境理解它的文中义。尔后让同学们反复背读该词,并提出回家后不许抄写,明天早上就默写“昂首挺胸”这个词语,当教师问同学们能否写出时,大家充满信心地回答“能”。)
  【“昂首挺胸”一词采用语素分析法,先分解语素,再组合理解;先析解本义,再理解文中义,这样的解词法无疑是很好的。遗憾的是至今仍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仅满足于学生对词语粗略的感知,未能先分解后综合。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词(特别是重点词)的理解只能始终处于仅仅知其大意的朦胧阶段,这样的教学是难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
  (教师鼓励同学们学习要有自信心,一再强调教师与同学是朋友关系,并与一生互认“小朋友”和“大朋友”。)
  师:董存瑞“昂首挺胸”地站在什么地方?
  生:站在桥底中央!
  师:站在桥底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站在桥底的“中央”?
  生:因为董存瑞怕炸不毁暗堡。
  师:为什么站在桥底中央就可以炸毁呢?
  生:因为桥底的中央就是暗堡的中央。
  师:对,爆炸力能发挥到极致。除了站在桥底“中央”外,还有其它有联系的词语吗?
  生: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的“托”字。
  师:为什么用这个“托”字?如果把“托”换成“举”、“拿”、“挺”行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词语的辨析和品味,“托”与“举”、“拿”、“挺”不同动作的演示比较,学生加深了对“托”字含义的理解。)
  【运用换词比较的方法进行词语的品味,使本课语言训练的特色愈加浓重。】
  生:……所以,只有“托”起炸药包,使它紧贴桥底的中央,才能把炸药包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师:说得真好,刚才我说话时用上了“极致”这个词,你马上就学着用上了。这就叫——
  生:学以致用。
  【当前课堂上流行着一种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顶呱呱,表扬他”的评价方式,一些学生虽然受到了老师的表扬,然而,究竟好在哪里连自己也不清楚,久之,这种廉价表扬就变成了例行的套话。在这里,教者摒弃了套话式的抽象评价,采用的是极具个性特点的具体评价。试想,学生听到了老师表扬自己能用上“极致”且是“学以致用”时,他心里是多么的高兴,与“顶呱呱,表扬他”相比,其激励效应自是不言而喻的了。】
  (教者还对董存瑞最后为什么“猛地一拉”等语词进行了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董存瑞此时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教者最后引导大家着重领会这段里“托着”、“顶住”、“猛地一拉”、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等关键词语并进行感情朗读,强调读时要语速稍快,语气坚定有力。)
  (学生感情朗读)
  【在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比较品味的基础上,再次凸现相关联的这些词语,使品读有了情感的根基,这样的感情朗读才有可能真正地读出感情。】
  (以上是第一课时,往下是第二课时)
  师:所有同学们都起立,老师和你们一起背诵这一段。
  (师生共同背诵“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为了新中国,冲啊!”这一大段。)
  师:之前没有背过,为什么这一大段一下就能背下来了呢?
  生1:因为董存瑞舍身为国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背诵下来了。
  生2:我很敬佩董存瑞的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所以我很快就背了下来,再就是我看了老师写的板书,它帮助了我记忆。
  生3:还有老师的教学水平高,所以我很快就能背出来了。(众笑)
  师:主要还是你们学习态度非常认真,除了情感和老师板书的词语提示之外,从上课到现在,大家已经读了很多遍了,所以很快就能背了下来。谢谢你们。
  生4:背得快的原因一是我被董存瑞的那种英雄气概所折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老师刚才认了我是他的朋友,如果背不出来,就对不起朋友。(众笑)
  师:哦,你很讲义气,为了朋友而努力地背诵,这就叫“亲其师则信其道”。不过,我们学习可不能仅是为了老师这个“朋友”,而是为了我们将来长大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
  【“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三步曲。积累与感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从上述学生的回答至少可以使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感悟是积累的基础,积累的主要形式是背诵。背诵如何才能背得快呢?学生“亲其师”才背得快;学生对文本感兴趣才背得快;理解了主要语词的内蕴才背得快;把关键词勾连成记忆的线索才背得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