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生字词,体会“蹦跳”、“沉默”、“絮语”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能用“从容”、“奇异”等词语造句。
   2、继续学习确定课文重点的方法,并会选用恰当的方法给本文确定重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1、审题,激发学生兴趣。
    “我”躺在什么地方的波浪上,为什么能躺在波浪上?
    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二、初读课文确定课文重点。
   1、各组分头齐读课文,讨论课文的重点所在。
   2、交流。
     复习前一篇课文中学过的找课文重点的方法,板书。
   3、确定本课重点,并说说为什么。
  三、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
    学习课文1-4节。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5~12节,知道死海创造奇迹的原因,并体会作者觉得在死海里游泳是件快乐的事。
   2、了解一些有关死海的其它知识以及世界趣闻,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人能躺在波浪上读书”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湖、河、海几乎都会淹死人,却有一个“海”,无论你是游泳健将还是“旱鸭子”,跳进去即使一动不动也不会被淹死。
    出示(幻灯片2)瞧,父子俩正在嬉戏呢,
    (幻灯片3)一对老夫妻索性把海面当作了花园,在里面休息。这就是昨天我们学习的……
    生齐: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师:中所讲到的死海。(同时出示幻灯片4)
    师: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交流
    师:这么神奇的地方你们想去吗?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继续去游览吧!
  二、学习课文5~7节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课文5~7节,想想你听懂了些什么?
    生:交流(死海被称为沉默的海的原因,奇特的光晕是有盐的结晶体反射出来的,死海得名的原因,……)
    师:出示(幻灯片6)填空
    生:交流、齐读,用关联词连接上下句。
    师:同学们读懂的知识还真不少,让我们齐读课文,再次体会一下,边读边想,你有没有疑问?
    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提问,老师也有一个知识要考考大家。
    师:出示幻灯片7
    生:讨论,回答。
  三、学习8~12节
    师:死海是如此神奇,让我们再跟随作者一起跳下水去,感受一下这种乐趣吧!
    师:出示幻灯片5、边播放录音边出示10、11
    生:看幻灯听录音欣赏,欣赏完后说说感受。
    师:四人小组根据8~12课文,用“提提问题,考考别人”的方法合作学习。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生交流。
    师:出示幻灯片12
    生:讨论交流。
    师:多么快乐多么有趣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感情朗读8~12节,感受死海里游泳的乐趣吧!
    生: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们还知道关于死海的其它知识吗?
    出示幻灯片13
    生:交流
    师:多么神奇的故事,老师还布置大家收集一些世界趣闻,你们收集到了哪些,让大家一起共享吧!出示幻灯片14
    生:交流
    师:总结并提供课外阅读材料。出示幻灯片15、16(《“死海“旅游漂浮时尚”》《四川将修建人工“死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