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启发想象——《马鹿有情》教学反思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马鹿有情》是一篇充满亲情的课文,脉络清晰,共写了两件事,一件是我们从狼口中救出了大马鹿,另一件是我们在大马鹿的引导下,救出了掉在陷阱里的小马鹿。然而本文篇幅比较长,教学时如果面面俱到,一方面时间来不及,另一方面蜻蜓点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因此我把重点放在大马鹿引导我们去救小马鹿这一部分内容上,让学生找出描写大马鹿发出求助信号的句子,又从大马鹿的目光、动作、叫声等词语,不时交流,从而一步步地让学生领悟到了大马鹿救子的迫切心情。对于这个部分的学习,花的时间较多,充分让学生感悟。而救起小马鹿的过程则由教师通过引读一笔带过,因为文中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语言训练,以“想象”贯穿教学全过程,在大马鹿引导我们去发现和救出小马鹿的过程中,大马鹿由于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动作、神态和叫声来暗示我们,这个部分的教学就采用让学生想象的手段。如:当我们用一颗石子提醒大马鹿可以走了,大马鹿为什么是“不情愿”地走了?大马路回头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们,是相对我们说什么?大马鹿将我们带到密林深处,在一棵老柞树下,发出低沉的叫声,好像在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到它可能会对我们说“这里有它的孩子,让我们去救它的孩子”,还可能在安慰它的孩子。当它围着一个坑子转了一圈之后就跑出去很远,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大声地鸣叫起来,又好像在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到它可能在向我们呼救。
  教学中,以情带读,读中感悟,以悟促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会马鹿的情绪变化,感受无私而伟大的母爱。然而,课堂上,我却发现学生的朗读没有进入情境,不能读出当时情况的危急。如何克服学生与作者及课文内容的情感差距,促使学生读出真切地感受和深刻体会呢?我立即引导启发学生,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初步感受当时的情景。请学生个别朗读、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大马鹿救子心切,再把这种感情带到朗读中去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