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字(多音字“哄”)。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重点
    正确地认读13个字和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伟大精神。
  四、教学时数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在我们国家流传着很多家喻户晓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叫“大禹”的人,关于他有很多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习认读字。
    纠正读音:烟囱、袅袅炊烟、哄、谋面、滂沱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学习体会
   1.根据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线索给文章分段,说说每一段的段意。
     1,2,3--20,21
   2.思考: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一次早上,听到孩子奶奶的抱怨,怕拉扯时间太长耽误治水,所以没进。
    第二次中午,听到家里平平安安,好端端的,绕过家门去治水。
    第三次傍晚,儿子听从奶奶的教诲,让跟前的陌生人捎信给大禹好好治水,大于一心一意去治水。
   3.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说说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主要人物:奶奶、妈妈、孩子、大禹
    思考:如何读出人物的情感
   2.指导:如奶奶抱怨,母亲爽朗地笑、孩子尖着嗓门撒娇地说……
   3.分小组练习朗读。
   4.全班读,生互评
  (五)小结
    向大禹学些什么?
  (六)拓展
    有关大禹的传说故事。

  附:板书设计
                      24、三过家门而不入

                   一过  早上  听到抱怨
                   二过  中午  感到家人幸福   一心一意去治水
                   三过  傍晚  听从教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