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将的小红军》“示错”教法的巧妙运用

老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如何体会小红军的优秀品质,是全文的一个难点。一位教师在导读时故意用了“示错法”,他要求学生仔细听他读第10小节,看读得如何。读完后,学生纷纷指出他把“爬上马背”错读成了“跨上马背”,把“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的“终于”也漏掉了。教师表扬学生听得认真之后,便扣紧读错之处做开了文章。

  师:“跨上马背”不是也很通顺吗?在这儿能不能将“爬上马背”换成“跨上马背”呢?
  生:不能。“跨”,写人很有精神的样子,可当时陈康已经筋疲力尽,只能“爬上去”,换成“跨”就不准确了。
  师:那么“终于”漏掉了又有什么关系?再读课文,想一想陈赓是怎么被小红军说服的。
  生:陈赓一直对小红军半信半疑,但他最后还是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小红军很机灵,很会“骗”陈赓。
  师:小红军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口舌去“骗”陈赓呢?
  生:小红军知道陈赓干粮不多,而且疲惫不堪,他宁可把困难留给自己,也不愿去拖累别人。
  师:陈赓为什么坚持要小红军骑他的马?
  生:他看到小红军那么瘦弱,担心他走不动。陈赓自己又累又饿,但还想方设法照顾战士,真是一位好首长!
  师:看来这“终于”千万丢不得。“终于”一词,生动集中地体现出在革命队伍中,个个舍己为人,官兵之间互相爱护。这个词含义丰富,确实不能少。

  “示错法”可以把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来增强阅读教学效果。当然,“示错法”不能滥用,用多了,会使学生反感,要用在重、难点处,用在学生易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