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爱,再教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0-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带的班里有几个学困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很差,一些科任教师偶尔抱怨,校方也多次询问相关情况。这些学困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课后作业也不会做,教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骂只会使他们更加逆反。如何给予他们适合的教育

    其实在我看来,对学生首先要有爱,无论他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而爱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尊重每一个个体。在学习上,我给他们树立信心,认真给他们补课。在学生之间坚持优差互补,制订“一帮一”措施。在课堂上多让学困生发言,鼓其勇气,树其信心,努力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

    学困生往往有比较重的自卑感,不愿意接近教师。我就在课下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有时故意把学困生和我分在一组,在感情上和他们拉近距离。对家庭有变故的学生,我也经常与他们谈心,为他们卸下思想包袱,尽可能消除家庭问题对他们的不良影响。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自信的笑容渐渐爬上了这些学生的脸颊,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好转。原来在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孩子敢回答问题了,在游戏中也听到了他们以前少有的笑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如何不让人才被埋没,很有可能取决于教师付出的爱有多少。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学困生就有学优生。但有些“聪明”的学生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的耐力不够,连续学习的时间短;主动性差,钻研精神不够……

    我的班里就有这样几个学生,他们自认为很聪明,课堂上爱“出风头”,课下又以聪明自居,不认真复习,甚至不完成作业,被教师批评时还振振有词:“明明都会了,还让写。”有时一不小心就在考试上“栽跟头”。

    为此,我找他们谈心,帮他们分析原因,给他们讲陈景润等科学家的故事,让他们懂得:任何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实力、实干、苦干,靠的是持之以恒。在之后的教学中,我还从这些“聪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他们全神贯注完成一件事的习惯。

    谈到爱,教师往往只想到爱学生,而没有想到“被爱”。实际上,给学生爱你的机会,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契机。

    说到底,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中的一盏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不妨先从爱学生开始。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休城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音乐课因翻转而精彩     下一篇:征 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