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美好的乡村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0-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当前,全国各地在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方面,涌现出不少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其中,部分区域通过中学“进城”,特别是让初中集体“进城”的办法,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或许在部分区域发展的现实中,这样的做法确实有助于整体教育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量,让更多学校“进城”的做法,却值得商榷。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儿童在15岁之前,如果能远离城市喧嚣归于自然,在农村接受最纯朴、最简单的教育,不仅有助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而且对于保持人的单纯乃至善良天性都很有好处。

    确实,在广袤的农村,那些12岁至15岁的初中学生,如若能在农村上学,即使学校条件差些,师资水平低些,但那充满乡土气息的环境,本身就是最鲜活的教材,也是青少年成长的沃土。淳朴的乡风、民风会给孩子们良好的浸润和影响,美好的亲情、友情会给孩子们浓郁的人文情怀。美丽的大自然无疑是一所美好的学校沉浸在其中的孩子,能闻到花香,听到鸟鸣,喝到山泉,尝到野果,各种感官都很灵敏,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成长显然处在一个更有利的环境。

    孩子通过自然化的教育,一方面可以留下乡音,记住乡愁,从小就会在自己的骨子里烙下对乡村那种血浓入水的朴素情感,另一方面会让孩子们更加开朗乐观、阳光自信、活泼可爱,会让他们有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品质。即使孩子们在农村读书,或许不能获得万人同“城”学习那样的高分,但这一切却是他们步入社会成为合格公民最重要的东西,更是他们直立行走于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生命成长的岁月,没有更多的机会感觉大自然所恩赐的资源,没有更多的机会享受大自然的免费馈赠,没有更多的机会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如果我们的孩子在生命的美妙时光里,因为外在的因素远离大自然,远离真实而丰富的乡村生活,远离乡村那种独具特色而且魅力无穷的的文化,远离生于斯长于斯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地,远离弥漫着浓浓情亲情友情而且清新质朴的一方乡土民风,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缺失,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缺憾?

    乡村教育的功能,当然不仅是培养乡村孩子,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改变乡村。乡村活力的迸发,在于乡村教育;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在于乡村教育;乡村的美好未来,还在于乡村教育。当下,举国上下推进的精准扶贫,更在于乡村教育

    学校浩浩荡荡集体进城,抽空了乡村,撂荒了乡村教育,丢下了根,看似繁荣,景象万千。然而随着琅琅书声的渐弱乃至逐渐消逝,乡村的精神就会渐渐消弭,乡村的情感就会渐渐消失,乡村的文化也会渐渐消却,乡村未来的一切将会逐渐消灭。

    学校集体进城,在整齐划一和特别光鲜的背后,在所谓教育高度均衡和壮观的教育生态另一面,我以为,除了会让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缺失之外,更为严重的是以掏空乡村让乡村更加苍凉与凋敝,以抽血乡村教育让乡村教育日益萎缩和破败作为沉重的代价。

    还有万人同“城”学习,尽管依然划分为不同学校,在管理和运行上可以相对独立,但整体上会造成学校发展模式单一,很难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办学局面;另一方面,学校规模越大,管理难度就会越大,对于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懵懂的初中学生,往往更容易出现厌学等各种青春期问题。

    教育需要质量,但需要的不是只有分数的质量;教育需要均衡,但需要的不是整体迁移、大规模同“城”学习那样的均衡。或许有的区域可以做好中学集体进城这个命题,但这一定不是教育均衡发展常态。

    教育是良心活儿,教育上很多东西,不能仅从单方面的得失去考量,而应该从社会发展整体架构去思忖,做到这一点,可能很多方面就会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