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课改小镇的谋变之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40分钟的课堂,到底能有多大变化?课堂的变化到底可以释放出多大的生产力?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罗沙小学的课堂,绝对出乎大多数人的想象。

    罗沙小学的课堂是“流动”的:教师年级流动、跨年级流动、跨学科流动;学生组内流动、班内流动、年级流动、跨年级流动,最终实现全员科学合理流动。六年级学生和一年级学生一起上体育课,六年级学生就变成了老师。课堂,不再是一间教室的概念,整个校园,只要是学习发生的地方都是课堂,全校学生都变成了真正的“同学”。

    改变课堂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师生的生命状态变了。“我们学校的女老师,以前为了赶时间都穿运动服。但现在,她们都穿很漂亮的裙子。”在罗沙小学校长马桂姬看来,课改从来不是悲壮的事,课改是美丽的,是好玩的。

    罗沙小学的变化,给乐从镇的教育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而这也是乐从镇教育局4年前决定在区域内整体推动课改的原因。

    如果没有4年前的这次出发,没有人知道师生在课改的旅程中到底可以走多远,也无法想象出今天的课堂样态。过去那种波澜不惊的课堂,如今变得格外澎湃了;其实,澎湃的岂止是课堂的样态,还有孩子们充盈的内心和绽放的思维;那些爱走神儿的孩子,开始变得专注、主动;那些看起来有点难度的问题抛出去,孩子们已经习惯了通过合作探究去解决……这样的课堂场景是流淌在课堂里的美好,正是这些无限美好,谱写了一首区域课改的交响曲。

    建模思维解放教学生产力

    准确地说,乐从的课改是从发现困惑开始的。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当课堂的教与学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时,乐从教育人的困惑与日俱增——如何通过变革课堂重塑教与学的关系,解放教与学的生产力,寻找综合素养落地的力量。

    那么,课堂教学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教学工作存在深层问题:首先教与学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满堂灌”或“一问一答式”“机械训练式”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部分教师求安稳,不愿意改变,一些教师即便是寻求改变,一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是去想方设法解决,而是全盘否定,重回旧路。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抛弃“以教定学”的传统思想,树立“以学定教”的新观念,探索“自主学习”的课堂形态,通过课改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

    于是,他们从解决教与学的困惑开始,正式开启了一场改革。这一年定格在2012年9月,乐从镇教育局领导为镇域课改定下了基调——做好顶层设计,推动上下联动,形成集群效应。他们将“系统教学,决战课堂”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此拉开全镇课改的序幕。

    “课堂,关键在堂,要在课堂上解决主要问题。”

    “课改,关键在课,课好了,教育自然就好了。”

    “教学,关键在学,不知学,何以教,不会学,教何用?”

    这是乐从教育人达成的初步共识。共识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还有许多推进策略方面的共识。比如,关于借智创新的问题。

    顺德区北部片区教育局局长蔡遥炘说:“课改不是简单的模仿,要在学习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把握学习规律。课改在于引领、调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他们也曾在内部展开了争论——教学领域似乎有一个悖论,就拿模仿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模式来说,到底是要复制模式,还是要移植内容呢?似乎都不可以,似乎又都可以。打破这个悖论其实很简单,乐从课改人的理念是“借用别人的灵感做自己的课改梦”。

    关于改课,到底是改内容还是改变课堂形态,这同样是容易产生悖论的地方。“在改变教学内容上,一线教师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却大有可为。”顺德区北部片区教育局副局长冯荣雄说,“复制也好,改良也好,我们需要一线教师的行动。行动才是课改的最高纲领,课改只有用行动才能照亮行动。”

    今天回过头来审视乐从镇域的课改,起步阶段确立的两大原则至关重要。一是课改不是单项突破,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乐从的课改重点锁定四个方面:新的课堂形态的构建、教的行为向学的方式改变、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改革的整合、学科新型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工作,由此“以学生为主、以合作为主、以课堂为主、以方法为主”等课改理念,也逐步辐射到德育、体育、美育、大课间、课程建设、学校文化等各方面。

    二是课堂改革重在建模。建模不在于模式本身,而在于让教与学有程序可遵循。模式是每一项改革的“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课改需要从“建模”切入,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以“教”为主的课堂。

    在宏观课改理念的引领下,不同的学校构建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不同的学科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学科教学模式群。人们欣喜地发现,乐从镇中小学的课堂逐渐“有形”了:桂凤中学研究了“352”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完善了“目标导学—合作探究—展示提升—释疑归纳—检测反馈”的教学结构;沙滘中学构建了“五环七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大墩中学以课后反思作为课改推进策略,各学科均建立了基本的操作模式及不同课型的变式,并从小课题研究入手研究变式的具体操作策略;东平小学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教学流程,实施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评学单(“导学四单”)的导学设计;沙滘小学建构了任务驱动式“生本四环”课堂模式……

    “乐从的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说很好地处理了模式与变式之间的关系。”特级教师、教育教育管理股股长周存辉说。

    改革释放教师潜能

    在罗沙小学,记者看见了不一样的课堂风景——流动课堂。不仅如此,罗沙小学的课堂特别关注思维的创新,切入点之一是根据教材内容或日常生活进行自主创编,实现学科能力的迁移。比如,学生学了面积的初步计算之后,到乐从家具市场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进而进行作品创编,并自主计算。

    就这样,学生的学习从教室延伸到了家庭、社区……学生在课堂的奇思妙想与大胆创造,是书本知识与生活经历的有效连接,是勤于动手、大胆实践的劳动结晶,孩子们学会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教育吗?

    然而两年前,为了研讨如何上出单元整合课,教师们很是纠结。2014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不久,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不少教师一筹莫展,大家的焦点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把一个单元的内容用两三节课上好?”卢志华主任说:“不可能!”教师曾利秋说:“像压缩饼干一样压缩内容,时间不够呀。”教师李茂章说:“对呀,平时的课都不够时间,这样的课怎么上呀?”当然,也有赞同的声音。梁少芬主任说:“可以试一试。”但底气明显不足。

    与罗沙小学一样,沙滘小学的课改同样经历了反思、改进、再反思。教师陈佩珊曾谈到改革初期的一些现象。她说:“教师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满堂灌,一个是不作为。不少教师从传统课堂走出来总是舍不得放手,对学生牵引过多,但也不能袖手旁观。”

    虽然桌子拼起来了,小组文化建起来了,组员围坐在一起了,课堂热闹了,但合作学习走得并不轻松。四年级教师劳美思说,“起初,我一直对小组合作活动力不从心,后来发现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规则和要求。于是,开始有意识地与学生一起制定合作学习的流程和规则”。

    如今在乐从,学生在独学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对话中相互质疑,这样的课堂已经成为常态。而教师们,教育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课改文化反哺课堂

    课改改到深处是文化。那么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一种写满尊重的环境,就是明白要将学生带向哪里。

    谢立清就是这样一位对文化很敏感的校长。他一直在用心经营一所有味道的校园。他所在的东平小学有阳光的味道,有自由的味道,有儿童的味道……

    这是一所由原来8所薄弱农村学校合并起来的“大小学”。作为一所只有5年历史的新学校,确立愿景、发现文化,进而稳定人心、凝聚人心,比改革本身更重要。所以,东平小学的课改与其他学校相比,起步较晚,但用谢立清自己的话说,“我们要弯道超车”。

    东平小学弯道超车的依托就是文化。5年来,东平小学一直建构基于校本和儿童立场的文化。“无痕教育”的定位,“慧指文化”的生成,“特色建设”的实施,“课程开发”的策略,以及后来“问题导学”的改革,都让东平小学的课改走得更加从容。

    “大教无痕·小学有成”是东平小学的校训,谢立清说,它蕴含了求学者和施教者共同的意愿。因为大教润“物”,兼容天下,无痕无形。看似“无痕”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易经》曰“小往大来”,万物发于小,成于大。而学由小而大,大而渐成,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这个看似深奥的解读囊括了东平小学人基于课改的全部想象。“站在高位看课改,守在小处做课改。”“让课改回到原点,回到儿童需要的生活中来。”谢立清的课改思路更清晰了,他的教师团队课改思路也更清晰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