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会不能开成“批斗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之怪现状

    期中考试结束后,按照惯例各校要召开各种层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近日,我听到有教师发牢骚,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开成了“批斗会”。

    质量分析会上,先是由年级主任通报本次考试各班排名情况,接着是校长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讲话,内容大致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成绩倒数的教师点名批评,二是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如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心之类。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偏离了主题,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毫无实际意义。

    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可以督促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不断改进管理方式、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质量分析会不能开成“批斗会”,而应当通过质量分析,提振教师精神激励教师创造教学佳绩。

    要达到以上目的,学校管理者要明确教学质量分析的三项内容:

    一是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包括考试整体情况分析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整体情况分析,可以采用传统数据分析法,计算本次考试各科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划分分数段、统计各段人数,通过横向比较,找出学科、班级、年级或学校之间的差距。试卷答题情况分析,由任课教师统计各题得分率,了解本学科某一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归因分析,包括得分和失分两方面的分析。某些试题得分率高,要认真总结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某些试题得分率偏低,要找准失分的原因;某些班级教学质量下滑,要找到下滑的主客观原因。对于年级、学校层面的质量分析,还要从教学思想、管理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找原因。

    三是教学建议及措施。依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提出下一步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措施。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建议和措施不可泛泛而谈,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重点,对症下药,同时制定的措施要具体,从实际出发,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做不到的事情不说,凡是决定的事情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无论是学校教学质量分析会还是年级教学质量分析会,要始终把握两点:

    首先,要力戒“一言堂”,比如进行年级教学质量分析时,可以先让备课组长或班主任谈一谈教学或班级管理中的得失,也可事先召开一个座谈会,征求教师对下一步教学的意见。这样的质量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所制订的措施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其次,要避免将质量分析会开成“批斗会”,让成绩下降的教师无地自容,失去进取的希望和信心。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说到底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质量某种程度上是一块“试金石”,体现了校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下降教师有责任,但校长的责任不可推卸,因此作为学校层面的教学质量分析会,校长除了对考试数据进行客观分析外,不能把质量下降的原因全部归结到教师身上,要从自身找原因,转换管理思路,加大整改力度,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信心。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宁阳县教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